2012年11月4日在西吉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西吉縣人民政府代縣長??任立新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縣第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以來的五年,是我縣搶抓機遇,破解難題,加快發展的五年。五年來,在區、市黨委、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縣人民政府團結帶領全縣人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同心協力,真抓實干,圓滿完成了縣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譜寫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民生明顯改善、社會事業繁榮、民族團結和睦、社會和諧進步的新篇章。
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堅持科學發展,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三次產業比重由2007年34:20:46調整到2012年32:25:43,縣域經濟發展水平全面提升。2012年,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2.5億元,是2007年1.64倍,年均增長10.4%;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9300萬元,是2007年4倍,年均增長3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6.2億元,是2007年3.2倍,年均增長26.1%;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4億元,是2007年2.1倍,年均增長16.5%;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5380元,是2007年1.9倍,年均增長13.3%;農民人均純收入4580元,是2007年2.1倍,年均增長15.6%。主導產業優勢凸現。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67萬畝,總產達到30.3萬噸,農業總產值20.6億元,是2007年1.44倍,年均增長7.5%。馬鈴薯年種植面積穩定在110萬畝以上,總產150萬噸以上。脫毒原原種年繁育能力達到2.8億粒,種薯繁育基地10.6萬畝,標準化生產基地90萬畝;建成貯藏窖18.7萬座,鮮薯貯藏能力達80萬噸以上;發展種植銷售協會和中介組織87家,年外銷鮮薯40萬噸以上;發展規模以上加工企業29家,年加工轉化能力達70萬噸以上。
形成了以將臺為中心的集科研、種薯繁育、加工轉換、市場交易為一體的馬鈴薯產業體系?!拔骷R鈴薯”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填補了固原市“中國馳名商標”的空白。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積達76萬畝,新建青貯池5163座,飼草料年加工能力達1200噸。建成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園區)175個,肉牛和羊飼養總量分別達到20萬頭和36萬只,比2007年分別增長11.1%和20%。強力推進葫蘆河川道區百公里特色蔬菜產業帶建設,引進并大力推廣“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華林模式,特色蔬菜種植面積達11萬畝,實現產值8.0億元。被評為“中國西芹(產業)之鄉”和中國西芹無公害科技創新示范縣,躋身中國果菜標準化建設十強縣,“西吉芹菜”繼“西吉馬鈴薯”之后又榮獲中國馳名商標。
工業經濟實現突破。啟動建設建縣70年來投資規模最大的工業項目吉德慈善園(閩寧產業園),一期工程完成投資4.86億元,建成標準化廠房4.5萬平方米;引企入園6家,特別是引進國圣食品公司,帶動馬鈴薯精深加工實現了歷史性突破。華電月亮山風電一、二期工程竣工并網發電。糧油加工廠、運輸公司等13家公有制企業改制完成。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培育民營企業508家,從業人員達6430人。投資6690萬元,實施了佳立、震湖酒業、旺泉食品等一批骨干企業技改項目,企業經營活力和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高?!昂J河”等5個商標被評為寧夏著名商標。五年累計招商引進項目59個,實際到位資金31.57億元,其中2012年到位資金11.5億元,是2007年9.3倍,年均增長56%。完成工業總產值11.3億元,是2007年1.81倍,年均增長12.5%。第三產業快速發展。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意見》、《關于加快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政策》。
建成萬家和購物廣場、時尚富力城、農貿蔬菜等商貿中心和市場。西吉大飯店等餐飲服務項目建成投入運營。完成了將臺堡紀念園、單家集革命遺址改造和西吉博物館、火石寨地質博物館等旅游景區基礎設施建設,旅游業知名度和影響力有所提升。五年累計轉移就業培訓2.62萬人,培育勞務經紀人1297名,新建勞務基地329個,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創業園14個,轉移71.52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34.7億元。發放創業擔保貸款9038萬元,培養小老板676人,新增就業崗位3394個,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4%以內。
金融保險、科技信息、電子商務、物業管理等新興服務業加快發展,交通運輸、商貿服務業實體達7100家,從業人員1.8萬人。城鄉建設全面提速??h城建成區面積達到7.68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到23.3%,比2007年提高6.9個百分點。新建迎賓大道等道路40條46公里。圍繞葫蘆河縣城段整治,建成永清湖公園、葫蘆河休閑景觀帶和團結、文化、北山公園等休閑廣場5個。加大違章建筑拆除力度,加快新區建設和舊城改造步伐。新建東華、吉源、西區等供熱站4個,集中供熱能力達到300萬平方米。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水處理廠建成投入使用,城市亮化美化檔次明顯提升。
建成東花園、丁香花園、志方·葫蘆河畔等一批小區,新增住宅面積71萬平方米,新增城市人口3萬余人,拓展了縣城發展空間,提升了聚集能力。深入開展“和諧杯”集鎮爭創活動,新建興隆、將臺等集鎮道路35公里,改造沿街商業用房15萬平方米,建成建材、煤炭等專業市場10萬多平方米,重點集鎮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輻射帶動功能顯著增強。扎實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活動,創建區級環境優美鄉(鎮)2個、生態村3個,城鄉環境面貌明顯改善。發展后勁不斷夯實。狠抓項目建設,固定資產再創新高,五年累計完成投資84.6億元,年均增長35.7%。新修高標準農田31.5萬畝,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升。整治土地1.5萬畝,榮獲全國首屆“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縣”。
建成固(原)西(吉)引水、西部農村安全飲水等集中供水工程26處,泉水改造等分散供水工程1.4萬處,解決了17.2萬人和4.7萬頭大家畜的飲水難問題。完成了八臺轎、長易河水源壩和黃家川等26座中小水庫除險加固,發展節水灌溉面積12.8萬畝。建成水保骨干壩13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積91平方公里。新(改)建國道42公里、農村公路2425公里,全縣等級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857公里,是2007年1.2倍,“行路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累計完成城鄉大綠化3.2萬畝、荒山造林20萬畝、補植補造62.2萬畝、封山育林6.8萬畝、公路綠化608公里,全縣林地面積達到148.5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8.3%,生態環境不斷改善。電力、電信、移動、聯通等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廣播電視實現了戶戶通。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優化整合教育資源,辦學條件顯著改善,新增校舍面積25.54萬平方米。累計補充教師1598人,高考本科錄取學生近萬名,14名學生被北大、清華等名校錄取;接受中職教育學生達1.8萬人?!皟苫蓖ㄟ^國檢,“教育強縣”通過自治區驗收。
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水平明顯提升,鄉(鎮)計劃生育服務站標準化建設實現全覆蓋。落實長效節育措施4.95萬例,少生快富3107例,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達到81.35%,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7.48‰,比2007年下降1.14個千分點。投資1.8億元,完成了縣醫院遷建、中醫院門診綜合樓、衛生培訓中心、25個鄉(鎮)衛生院改擴建和306所村衛生室建設工程,群眾就醫條件進一步改善,縣醫院通過區級“二甲”醫院評審。推進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重大疾病防控、食品安全、衛生監督和全民健康行動成效明顯。
建成縣文化藝術中心、縣城體育場和什字、王民等鄉(鎮)文化站6個,農家書屋實現了村級全覆蓋。創編了《大移民》,編纂了《西吉史話》和《西吉民間諺語》等非遺系列叢書。文學事業發展迅速,空前繁榮,涌現出了一大批文學人才,部分優秀文藝作品入編國家級、省級作品集,中國首個“文學之鄉”花落西吉??h、鄉、村文體活動廣泛開展,群眾文化生活日趨豐富。
深入開展新一輪全國科普示范縣和科技富民強縣創建活動,認真實施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和科技入戶工程,培訓農民3.38萬人(次)。建成306個農村信息服務站。民生福祉持續改善。建成興隆秀嶼新村、沙溝陶堡新村等縣內生態移民和縣城勞務移民民生家園安置區20個,安置移民2345戶12170人;向平羅、惠農、賀蘭等縣(區)搬遷縣外移民2817戶1.33萬人。累計投入各類扶貧資金6.02億元,實施整村推進扶貧開發村164個,扶持低收入農戶5.9萬戶23.3萬人,1.2萬戶4.9萬人實現脫貧。
啟動實施統籌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分別達到94%和83%。落實城鄉孤兒養育和高齡老人津貼政策,規范低保資金管理,7.8萬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累計發放各類民政保障資金6.8億元。改(擴)建了興隆、偏城、新營、縣城中心敬老院。建成鈺秀家園、惠安小區等保障性住房7205套35.8萬平方米,發放廉租住房補貼資金4965萬元,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13萬戶,實施城市棚戶區改造2500戶。
扶殘助困深入推進,法律援助成效明顯。編制、氣象、消防、質監、郵政、地震、老齡、縣志、保險、工青婦、外事僑務等各項工作都取得了長足發展。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深入開展風清氣正和民風建設活動,發展環境得到優化。成功舉辦建縣70周年慶?;顒?,充分展示70年來經濟社會發展豐碩成果和輝煌成就,極大增強了發展合力?!拔逦濉逼辗ㄟ_標,“六五”普法全面啟動。深入推進“平安西吉”創建活動,扎實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解和信訪積案化解工作,有效化解了一批社會矛盾。防災減災、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監督進一步加強,預防和減少了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依法加強宗教事務規范化管理,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的局面進一步鞏固。國防教育和“雙擁”工作扎實推進,三次榮獲“全國雙擁模范縣”。堅持科學、民主、依法行政,政府執行力不斷提高。
加強政務服務體系建設,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建成縣政務服務中心和19個鄉(鎮)民生服務中心,方便了群眾,政務環境不斷優化,服務質量提升。出臺了《西吉縣財政資金支付管理實施細則》、《西吉縣政府投資項目申報審批及實施管理程序》等制度,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加強重點工程、重點領域、重點環節的監督檢查,有效糾正了群眾反映強烈的不正之風。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廣泛聽取群團組織、老干部和社會各界意見、建議,依法行政水平不斷提高,民聲民意表達渠道不斷暢通。五年累計執行人大議案42件,辦理政協提案264件,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意見、建議297件。
各位代表,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以來的五年,是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速度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五年;是全縣行政執行力顯著提升、對外形象明顯改善、發展活力日益增強的五年。五年的發展實踐是全縣各族人民團結奮斗、艱苦創業、不斷進取的壯麗史詩,也是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輝煌成就的充分展示,更是全縣52萬人民用心血和汗水筑起的一座豐碑。成績的取得,是全面貫徹區、市黨委、政府各項重大決策部署的結果,是縣委正確領導和各位代表、各位委員鼎力支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條戰線上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干部群眾,向全體人民代表、政協委員、離退休老同志和所有關心、支持、幫助政府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回顧五年來的發展歷程,我們深深體會到,縮小縣域經濟發展差距,實現趕超,辦好西吉人民的事情。
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中央、區、市黨委、政府和縣委的決策部署,與時俱進,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才能實現發展;必須堅定不移地把加快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進程,才能加快發展;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思想大解放,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和機制,不斷增強發展的動力和活力,才能跨越發展;必須堅定不移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讓全縣人民共享發展成果,贏得人民群眾的真心擁護和大力支持,才能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地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營造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才能持續發展;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政府效能建設,不斷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才能保障發展。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體現為:經濟總量小,地方財力薄弱,經濟增長主要依賴投資拉動;大企業大項目少,工業發展層次不高,發展后勁不足;主導產業層次低、城鎮化水平低、服務業發展水平低,對縣域經濟增長拉動力不強;水資源嚴重匱乏,缺乏承載能力,貧困面廣程度深,缺乏造血能力,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缺乏集聚能力,生態環境脆弱,缺乏恢復能力,與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面對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沒有任何理由盲目樂觀,沒有任何理由停滯不前,必須始終保持頭腦清醒,勇于擔當,竭力把西吉的事情辦好,決不辜負全縣人民的期待和重托。
今后五年奮斗目標和任務
今后五年,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任務,建設和諧富裕新西吉的關鍵期,也是拼搶發展、夯實基礎的機遇期,更是與全區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攻堅期。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六盤山區脫貧攻堅和自治區生態移民工程,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加快大縣城戰略以及固原市六大戰略的實施,為我們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全縣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發展路徑更加明晰,發展環境明顯優化,全縣上下思進求變,干事創業的熱情和愿望,也為大發展、快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們必須乘勢而上,奮力崛起。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順應全縣人民加快步入小康的新期待,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大力發展山城經濟,加快結構調整,加快生態移民步伐,加快富民強縣進程,更加注重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控制人口和提高素質,更加注重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全面實施產業興縣、工業富縣、開放活縣、教育強縣、環境立縣五大戰略,著力打造現代農業示范基地、經濟轉型引領基地、現代物流集散基地、原生態旅游基地、投資創業魅力基地,堅決打好生態移民、扶貧開發兩場硬仗,全面實施“221”工程,努力建設和諧富裕新西吉,與全區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今后五年的奮斗目標是:到2017年,力爭實現“五個翻番”,即: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5億元,年均增長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65億元,年均增長20%;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2億元,年均增長16.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1萬元,年均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200元,年均增長15%。
一、大力實施產業興縣戰略,主導產業發展實現新突破圍繞“四百工程”, 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的示范帶動作用,全面推行“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有序推進農村土地流轉,穩步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實現主導產業布局區域化、生產專業化、管理企業化、服務社會化,促進糧食增產、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到2017年實現農業總產值30億元,年均增長8%以上。實施百萬畝馬鈴薯提質增效工程。健全三級脫毒種薯科研與繁育體系,建設馬鈴薯產業園和西北最大的種薯繁育、種植加工基地,年種植面積穩定在100萬畝以上,原原種生產能力達到3億粒,優質脫毒種薯繁育基地達到50萬畝,種薯貯藏能力達到10萬噸,年種薯交易量達到20萬噸,農民人均馬鈴薯產業純收入穩定在1500元以上。實施百萬頭(只)畜禽養殖擴量工程。狠抓規?;B殖基地、品種改良、疾病防控、市場體系建設,新建千只以上肉羊養殖園區50個,發展肉牛養殖科技示范村100個,肉牛飼養量達到30萬頭,羊飼養量達到50萬只,農民人均草畜產業純收入達到950元以上。實施百公里特色蔬菜產業帶示范工程。種植芹菜10萬畝,胡蘿卜等蔬菜5萬畝,農民人均特色蔬菜產業純收入穩定在1200元以上。實施百萬畝旱作節水農業示范工程。大力推廣全膜覆蓋、集雨溝播、節水補灌等為主的旱作節水農業新技術,推進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培育農民收入新的增長點。
二、大力實施工業富縣戰略,工業經濟發展實現新跨越加快推進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做大“西吉”、“綠色”品牌,實現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到2017年,完成工業總產值35億元,年均增長25%以上。實施龍頭企業帶動工程。圍繞馬鈴薯精淀粉加工和休閑食品加工,扶持佳立、國圣食品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加快產品開發,延伸產業鏈,全力打造馬鈴薯產業精深加工集群。圍繞草畜產品加工,扶持華絨、單家集牛羊肉等骨干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和冷鏈體系建設,全力打造草畜產業加工集群。圍繞特色蔬菜和小秋雜糧精深加工,扶持華林等企業做優,新引進一批優勢明顯、帶動力強的企業,全力打造特色蔬菜和小秋雜糧加工集群。依托勞動力資源優勢,圍繞電子、民族服飾等引進投資企業,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集群。實施新能源培育工程。大力發展新型能源工業,實施好華電月亮山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天然氣利用等項目,加快建設以風能、太陽能、光伏發電為主的寧南山區新型能源基地,培育工業經濟新的增長極。實施園區集聚工程。加大吉德慈善園(閩寧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園區對大項目、大企業的承載能力。完善招商引資機制,落實優惠政策,加大招商招善引資,努力將園區打造成寧南山區產業轉移升級的重點區、閩寧合作的先行區、寧夏南部經濟開發開放示范區和西吉優勢資源加工產業集聚區。到2017年,入園企業達到50家,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億元,實現總產值20億元,吸納就業2萬人。
三、大力實施開放活縣戰略,第三產業發展實現新提升創新服務業發展機制,加快發展特色旅游業,著力培育現代物流業,壯大商貿流通服務業,發展新興服務業。到2017年,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28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4%。做靚特色旅游業。立足打造六盤山旅游圈黃金節點,全力推進火石寨、震湖、將臺堡景區開發,改(擴)建將臺堡紅軍長征會師紀念園和單家集革命遺址,著力打造“丹霞震湖、紅色圣地、民族風情、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爭取申報火石寨國家級丹霞地貌自然保護區,創建4A級景區。開發震湖水上游樂項目,建設原生態垂釣基地,創建3A級景區。加快火石寨、將臺、沙溝等“名村”、“ 名地”基礎和服務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農家樂”鄉村特色休閑旅游。深度開發民俗文化和刺繡等旅游產品。推進景區管理體制改革,促進旅游業轉型升級,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培育現代物流業。打造寧南山區物流節點城市,引進和培育省級物流企業4家,建成明星現代、金豆、家具建材等綜合型、專業型物流園區4個,不斷提升人氣,帶動物流和資金流聚集。壯大商貿流通服務業。投資3億元,建設集休閑娛樂、購物、餐飲為一體的葫蘆河新天地城市綜合體。建設縣城東、中、西區農貿蔬菜批發市場,改造提升新營、將臺馬鈴薯專業批發市場,加快完善中心鄉鎮集貿市場,逐步形成以縣城大型批發市場為龍頭、中心集鎮專業市場為支撐,其他小城鎮集散交易為補充的市場網絡體系。加快建設大型超市、專賣店、購物中心等現代商貿零售業,改造優化傳統商貿流通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發展新興服務業。加大金融信貸和商業保險支持力度,引進發展村鎮銀行,構建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體系,消除農村金融服務盲點,提高服務水平。引進培育中介服務機構,規范行業準入和服務行為,提高咨詢服務水平。大力發展家政服務、文化傳媒、電子商務、社區醫療、社區保安、體育健身、養老托幼、食品配送、慈善互助等便民服務業,形成廣覆蓋、多層次、社會化的社區服務體系。
四、大力實施教育強縣戰略,社會事業發展實現新提高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促進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相協調,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扎實推進教育優先發展。大力實施“教育強縣”戰略,優化和整合資源,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進程。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高度關注弱勢群體教育,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快發展高中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優先發展民族教育。
堅持大投入培育大教育,著力抓好教育重點工程建設,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打造“西吉教育”品牌。扎實推進科技推廣創新。完善科技推廣服務體系,加快推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推廣應用為重點的科技推廣平臺建設。完善科技人員管理體制機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積極實施人才科技素質提升工程。圍繞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加快優良品種的培育、引進和推廣,促進特色優勢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加快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引進開發和推廣應用,推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到2017年,力爭農業新技術推廣覆蓋率達到75%以上。
扎實推進醫療衛生改革。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健全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和城鎮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加快形成人民群眾“病有所醫”的保障機制,不斷滿足群眾基本醫療衛生需求,逐步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新建縣醫院??茦呛蛬D幼保健院、中醫院住院樓、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及3個社區衛生服務站,擴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完善鄉鎮衛生院基礎設施,不斷改善醫療衛生條件。實施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爭創“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示范縣。
扎實推進人口計生工作突破。嚴格落實人口和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進一步完善利益導向機制,深入推進“少生快富”、優生優育、出生缺陷干預等工程,不斷提高人口素質和計劃生育率,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加強計生隊伍建設和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提升服務能力,實現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突破。到2017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5.5‰以內。
扎實推進文化體系建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穩步推進縣文工團等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市場化運營。啟動實施文化產業園和文化休閑廣場建設。爭取新建西吉劇院、廣播影視服務中心和鄉(鎮)綜合文化站等重點項目,認真落實文化惠民工程,積極開展文化下鄉、廣場文化和節慶文化活動,不斷豐富廣大群眾的文化生活。加強地方性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挖掘、整合丹霞地貌、紅色經典、軍事古鎮、民族風情、地震遺址等特色文化資源。積極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文物保護工作。實施文化精品工程,做靚“文學之鄉”品牌。加快演藝娛樂、出版發行等文化事業發展,培育發展文化經紀、文化代理等中介組織和一批有特色、有品牌、有實力的文化企業,促進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五、大力實施環境立縣戰略,統籌城鄉發展實現新成效加快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不斷改善城鄉發展環境。加快大縣城建設。立足“生態園林”縣城定位,按照“南北相連、東擴西提”的總體思路,以“六大工程”不斷提升縣城聚集功能和品味。到2017年,縣城建成區面積達到10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到32%,縣城人口達到13萬人。
實施“規劃控制”工程,完善重點街區控制性、修建性詳規,優化重點部位景觀設計和標志性建筑物設計,彰顯民族和人文特色。實施“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加快縣城水、電、氣、熱等公用設施建設,不斷提高供水保障、集中供熱、垃圾和污水處理能力,優化公用設施布局,不斷完善服務功能。實施“道路貫通”工程,加快南環路―國道309線縣城過境段改線、中軸線步行商貿街、南北通道、居民巷道等道路建設,不斷提升暢通能力。
實施“民生保障”工程,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加快城中村、棚戶區和舊城改造,不斷改善居民住房條件和居住環境。實施“城市擴容”工程,制定出臺農民工進城務工優惠政策,鼓勵創業能人、務工人員向縣城、集鎮、產業集聚地聚集,不斷提升縣城綜合服務功能和人口聚集效應。
實施“管理提升”工程,創新管理機制,強化管理職能,嚴肅查處違章建設,開展市容市貌、環境衛生和交通秩序整治,實施街區亮化、美化、綠化、凈化,爭創自治區園林縣城和文明衛生縣城。加快中心集鎮建設。堅持小城鎮建設與新農村、生態移民村建設相結合,圍繞市場培育,服務功能完善,環境優化和特色品位提升,大力開展“明星杯”集鎮建設創建活動。突出抓好以國、省道沿線為主的村鎮規劃建設,努力構建環境優美、特色鮮明、基礎完善、功能互補的小城鎮發展格局。加快水利設施建設。以建設節水型社會為切入點,全力做好“引、節、 蓄、管”四篇文章,突破水資源對縣域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建成寧夏中南部城鄉飲水安全受水區西吉項目區配套工程和一批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著力解決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問題。全面推廣節水新技術,提高城鄉居民節水意識。認真實施中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水源壩建設和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突出抓好葫蘆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和山洪災害防治工作,不斷提升水資源調蓄和城鄉防洪能力。加大生態建設力度,培育水源涵養林。推行階梯水價制度,發揮價格調控作用,促進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加快道路交通建設。圍繞干線暢通、城鄉客運一體化、旅游道路建設等工程,加快“八大通道”建設,構建便捷、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建成國道309線固原至西吉、省道202線西吉至毛家溝一級公路,新(改)建將臺經馬蓮至固原等二級公路7條432公里。
實施村村通、組組連工程,修建行政村通瀝青水泥路1636公里,砂礫公路660公里,消除村級斷頭路。到2017年,全縣公路通車總里程達4853公里,等級公路密度達到147公里/百平方公里,實現縣城“半小時上高速”、鄉鎮“一小時”到縣城和鄉鄉通三級以上瀝青公路、村村通四級以上瀝青水泥路的目標。創新村級道路養護機制,加強管護,確保暢通。加快電力通訊設施建設。
全面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新建馬建110千伏和什字、沙溝、紅耀等35千伏變電站,建設“安全、可靠、穩定、互供”的智能化電網,提高供電保障能力。加快通訊基站建設,實施光纜進小區和重點鄉村工程,促進廣播電視網、電信網、互聯網“三網”融合,實現3G無線寬帶網絡化建設全覆蓋,提高信息化服務水平。加快“兩型社會”建設。啟動實施月亮山10萬畝水源涵養林及生態屏障修復工程,啟動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加快實施“一河兩山兩長廊”和農村生態環境 “四個一”工程,繼續推進天然林保護、縣城南北山生態綜合整治等生態建設,構筑縣城、村莊、道路等綠色屏障。加強森林資源管護,鞏固和提高封山禁牧、生態建設成果。到2017年,森林覆蓋率達到15%以上。加強建設用地管理,促進土地資源合理開發和高效利用。大力推廣沼氣、太陽能利用,發展低碳循環經濟,倡導綠色生活和消費模式。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水、電、路、氣、房和優美環境“六到農家”工程,打造適宜的人居生態環境。
六、大力實施民生改善計劃,和諧西吉建設實現新進步堅持實施民生計劃,著力構建廣大人民群眾在共建中共享、共享中共建的和諧新西吉。大力推進生態移民工程。實施“三集中、三走出”戰略,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加強移民技能培訓,培育致富產業,拓寬增收渠道,配套建設安置區水、電、路等公共服務設施,徹底改善移民生產生活條件。創新管理機制,確?!鞍岬贸?,穩得住,逐步致富奔小康”。到2015年,圓滿完成7萬人的移民搬遷安置任務。大力推進扶貧開發工程。緊抓國家推進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新機遇,探索扶貧新機制,扎實做好新一輪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工作,提升閩寧對口協作水平,全力實施“七大脫貧攻堅工程”,著力構建“五大扶貧體系”,不斷提高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到2017年,貧困人口由目前的18.8萬人下降到2.8萬人,返貧率控制在5%以內。
大力推進創業就業工程。開展就業和創業技能培訓,發展壯大勞務中介組織和勞務經紀人隊伍,加大創業示范園區建設,多渠道創造就業崗位,統籌做好農民工、城鎮下崗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和復轉軍人的就業工作。年均轉移農村勞動力12萬人以上,年農民人均勞務收入穩定在2000元以上,新增城鎮就業人員1.5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
大力推進社會保障工程。推進統籌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工作,參保率分別達到95%和90%以上。完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不斷擴大醫療救助覆蓋面。大力發展光彩、慈善事業和養老、助殘、救孤、濟困等社會福利事業,建成吉德福利院,擴建吉德敬老院,建設殘疾人康復中心。完善優撫補助標準自然增長機制,不斷提高優撫對象的優待、撫恤、保障和救助水平。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農村危房改造力度,切實改善低收入家庭和困難群體居住條件。
大力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工程。加強社會網格化管理,推進數字化城市建設,加快“平安西吉”創建。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大接訪”、“法律六進”等活動,解決好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化安全生產“三項行動”、“三項建設”,依法加強監督管理,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大力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依法加強宗教事務規范化管理,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團結廣大信教群眾共同投身于和諧社會建設。
二〇一三年主要工作2013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開好頭起好步至關重要。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7億元,增長13.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3億元,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億元,增長1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04億元,增長1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7700元,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270元,增長15%。為實現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著力推進生態移民工程,力促脫貧攻堅突破堅持生態移民與扶貧開發并重,全力為人民謀福祉,加快小康進程。扎實推進生態移民工程。新建硝河、馬建等生態移民安置區7個,續建民生家園勞務移民安置區,建設生態移民安置房1000套、勞務移民周轉房684套,搬遷安置移民1684戶0.88萬人;向平羅等縣搬遷安置移民3358戶1.53萬人。扎實推進脫貧攻堅戰略。全面實施百萬貧困人口脫貧攻堅戰略,爭取扶貧資金1億元以上。啟動實施第二批65村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工程。積極開展整鄉推進扶貧試點,啟動產業扶貧示范工程,創建產業扶貧鄉(鎮)1個、產業示范村6個,培育產業示范戶1萬戶。加強對口幫扶、國家定點幫扶、社會幫扶和結對幫扶工作,爭取各類社會幫扶資金2000萬元以上。加強村級發展互助資金管理,拓展項目覆蓋面,提高貧困村自我發展能力。
二、著力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力促特色優勢產業提質堅持壯大基地與規模并重,提升質量與效益并重,加快農業增效。大力實施“三個一”工程,建設脫毒原種繁育基地1萬畝,一級種繁育基地10萬畝,抗旱標準化栽培基地100萬畝。完成機械化作業70萬畝,建設吉強泉灣、偏城大莊等萬畝馬鈴薯示范區7個。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110萬畝以上,農民人均馬鈴薯純收入達到1100元以上。建設萬畝芹菜高效節水示范園區2個,胡蘿卜、西紅柿等萬畝標準化種植示范園區2個;種植芹菜7萬畝、其他蔬菜5萬畝,實現銷售收入8.5億元,農民人均特色蔬菜產業純收入達到1100元以上。完成人工種草55萬畝,新建高標準肉牛養殖示范村20個、規模養殖場(園)50個;建設暖棚圈舍、青貯池各2000座。畜禽飼養總量達到178萬個羊單位,肉類總產量2.2萬噸,實現牧業生產總值4.3億元,農民人均牧業純收入達到480元以上。發展覆膜種植40萬畝。新增設施農業3000畝。
三、著力推進工業經濟發展,力促發展方式轉變工業經濟是壯大縣域經濟的第一引擎。加快推進傳統工業轉型升級,積極引進勞動密集型和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項目,全力推進吉德慈善園(閩寧產業園)建設,完成標準化廠房建設6萬平方米,入園企業達到10家以上,培育年產值億元以上企業3家、5000萬元以上企業5家。支持閩寧投資置業、國圣食品、華林農業綜合開發等企業做大做強,佳立生物科技、單家集牛羊產業開發等企業改造升級,實現產品由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單一品種向多樣化品種轉變,提升特色農產品附加值和知名度,打造“西吉”品牌。啟動月亮山風電三期項目,爭取實施張家洼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加快天然氣利用項目前期工作,年內完成天然氣門站和縣城主要街區天然氣管線鋪設及配套調壓設施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完善招商機制,落實優惠政策,提升服務水平,突出引進一批關聯度高、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好項目,全年引進到位資金突破15億元。
四、著力推進旅游物流業發展,力促第三產業升級旅游商貿物流服務業是縣域經濟發展的第一拉動。完成震湖旅游區規劃編制。新建沙崗子至北莊旅游道路14公里,爭取實施火石寨景區二期建設項目,開發大石城、石寺山等旅游景點。完成火石寨地質博物館和錢幣博物館布展工作。舉辦六盤山山花節暨火石寨丁香花旅游(攀巖)節、震湖旅游休閑垂釣節。接待游客20萬人(次),實現旅游社會總收入3000萬元。認真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改造提升縣城商貿中心、欣榮建材、農貿蔬菜等市場,爭取建設建材家具物流園區和四季鮮蔬菜、吉強綜合農貿等市場,提升商貿物流水平。建立健全物業管理機制,提高物業管理水平,營造優美、舒適的宜居環境。
五、著力推進城鎮化進程,力促發展環境優化城鄉一體化是優化發展環境的第一舉措。加快城鎮建設。開工建設縣城中軸線,完成慈善大道等道路12條,改造巷道10條,敷設供排水管道44公里。完善供熱運營機制,新增集中供熱面積100萬平方米。綠化亮化縣城主要街道和西海路等15條18.4公里。開工建設多功能體育館,新建政府街、行政中心廣場,遷建看守所、拘留所,實施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夏寨景觀水庫改造等重點項目。加大房地產開發調控力度,實施和泰家園、宏森名都等小區和鑫祥九六廣場,啟動建設葫蘆河新天地城市綜合體。完成馬建、紅耀、田坪基層政權場所建設,加快興隆、將臺、新營、震湖等重點集鎮建設。完善中心村、重點村基礎設施,形成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明星村”。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開工建設寧夏中南部城鄉飲水安全西吉項目區工程。完成下坪中型水庫除險加固和葫蘆河新營段、興隆段河道治理工程,實施甘溝口、南張灣等24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立項建設馬野堡等3座中型水庫、好水川井灌區節水改造和長義山、腰巴莊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完成國道309線固原至西吉、省道202線西吉至毛家溝一級公路年度建設任務。改建鄉道109公里、村道300公里。完成城鄉客運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加大生態環境建設。編制完成《月亮山10萬畝水源涵養林及生態屏障修復總體規劃》,爭取立項建設并完成綠化5000畝。抓好縣城、村莊道路綠色屏障建設60公里,完成縣城南山楊河梁至楊家灣路口、夏寨路口至惠安小區綠化6000畝,實施退耕林地補植補造19.5萬畝,完成沙溝桃保、新營張家洼等移民遷出區生態恢復12.7萬畝,加大縣城街道、主要集鎮綠化提升,鼓勵支持學校、村委會等開展綠色營造,打造點、線、面相結合的生態建設模式。持續開展城鄉環境大整治,大力實施農村環境集中連片整治,創建生態鄉鎮1個、生態村10個以上。加大環境保護力度,積極推進節能減排。
六、著力推進社會事業發展,力促公共服務水平提高社會事業發展是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第一需求。強力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投資1.98億元,完成五中二期工程,新建縣城第三幼兒園和興隆等8所鄉鎮幼兒園,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食堂、初中校舍改造和教師周轉宿舍等工程,不斷改善基礎教育辦學條件。認真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鞏固提升義務教育,大力發展高中階段教育,加強中等職業教育,全面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縣初中畢業生升學率達到95.7%,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85.3%。努力促進文體事業繁榮。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組建縣文化旅游演藝公司,創排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的文化精品,力爭將大型花兒歌舞劇《大移民》推向全區巡演。
廣泛開展節慶文化、廣場文化和文化下鄉等活動,完成農村數字電影放映工程3800場(次)以上,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利用“文學之鄉”名片,豐富縣域發展內涵。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爭取新建文化產業園、文化休閑廣場、縣城東西街兩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和田坪等3個鄉(鎮)文化站。大力發展公共體育事業,認真實施“體育下鄉,籃球進村”和“農民健身工程”,倡導全民健身。奮力實現計劃生育工作突破。嚴格按照“清底子、夯基礎、強管理、優服務、嚴獎懲、保提升、求突破”的思路,完善利益導向,促進少生優生,創新宣傳載體,轉變婚育觀念,加強隊伍建設,提升服務質量,實行責任追究,狠抓工作落實,奮力實現突破。
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長率分別控制在17.1‰和12.1‰以內,政策符合率、及時率分別達到83.5%和92%以上。全力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質量。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擴建縣疾病控制中心和田坪、火石寨等6所鄉鎮衛生院,爭取新建中醫院住院樓和縣城東、西街社區衛生服務站,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全力抓好重大疾病防控、食品藥品安全、婦幼衛生“六免一救助”和社區服務工作,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積極爭創自治區衛生縣城。
加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圍繞“兩帶一園”建設,大力推廣優質馬鈴薯標準化生產、冷涼蔬菜優質品種選育等先進適用技術,提高科技對主導產業發展的貢獻率。廣泛開展科普宣傳、科技培訓和技術服務,著力提高全民科技素質。深入開展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和科技專家“下鄉入園進企”行動,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大力提升創業就業能力。新建勞務基地19個,完成技能培訓3500人,職業技能鑒定2500人,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2萬人以上,創收8.6億元,農民人均勞務純收入達到2000元以上;發放創業小額擔保貸款4000萬元以上,培育小企業80個,發展小老板180人,新增就業崗位800個。竭力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加大“五險”征繳力度,統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參保率分別達到93%和80%以上。全面推行社會保障“一卡通”管理。新建吉德福利院、殘疾人康復中心,改(擴)建縣城和興隆敬老院,爭取建設城鄉社區9個。進一步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新建廉租房240套,實施城市棚戶區改造100戶,改造農村危房7500戶。
七、著力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力促社會和諧進步創新社會管理是社會和諧發展的第一保障。深入推進“六五”普法工作,加快依法治縣進程,不斷提升公民法律素質。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不斷開展各類專項整治行動,始終保持整治合力,凈化發展環境。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和農民工工資清欠力度,著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健全“三調聯動”機制,加強信訪工作,扎實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的規范管理,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六進”活動,爭創全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縣。以“安全生產年”活動為載體,加強安全生產和安全監督,深入開展重點部位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和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活動,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確保安全生產形勢平穩有序。八、著力推進政府效能建設,力促政府執行力提升提高政府執行力是強化政府自身建設的第一要務。新班子要有新形象。形象體現黨風,連著民心。要堅持科學決策,深入調查研究,虛心問計于民,廣泛聽取意見,妥善解決和處理好事關全縣改革發展的重大問題和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要進一步加強學習,營造濃厚學習氛圍,不斷提高干部隊伍素質,增強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維護社會穩定的能力、解決民生問題的能力。要堅持依法行政,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堅決貫徹縣委決策部署,認真執行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積極支持人民政協履行職能。努力建設學習型、法治型、責任型、誠信型政府。新形勢要有新作風。作風就是力量,作風就是保證。下大力氣轉變政府職能、轉變干部作風。簡化辦事程序,規范審批事項,提高辦事效率。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作風,身先士卒、靠前指揮,做到決策在一線落實,問題在一線解決,創新在一線體現,成效在一線檢驗。新任務要有新舉措。為政之要,貴在落實。要把創新舉措、狠抓落實作為政府工作的主旋律,不在層層發文、層層開會上做文章,要在層層抓落實、層層解決問題上下功夫。要健全完善落實機制,逐級明確責任,把各項目標任務落實到每個人員、分解到每項工作、細化到每個環節。要強化督促檢查,抓住“不落實的事”,追究“不落實的人”,實行“效能告誡”,以強有力的督查措施、考核措施、組織措施,推動各項工作的落實。新征程要有新作為。責任事關黨性,體現良心。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西吉,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更是新一屆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把干事創業作為旗幟,把理想目標作為動力,在工作目標上,敢與強的比,敢向高的攀,敢跟快的賽;在發展速度上,能快則快,能超則超;在精神面貌上,破除按部就班、小進則滿的保守意識,樹立大膽開拓、勇于創新、敢于負責的創新理念,摒棄縮手縮腳、瞻前顧后的畏難情緒,樹立敢創、敢試、敢為人先的拼搏勇氣,在全縣形成干事創業,勇攀高峰的良好氛圍。新期待要有新要求。公生明,廉樹威。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深化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努力從源頭上預防腐敗,建設廉潔政府。加強教育、管理和監督,認真解決各種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政風行風。積極倡導廉潔從政之風、勤儉節約之風,建設廉潔從政的干部隊伍,樹立高效、務實、勤政、廉政的政府形象。各位代表:回顧過去,我們深感欣慰,倍受鼓舞;展望未來,我們任重道遠,責任重大。立足新起點,推進新發展,實現新跨越,是全縣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我們的光榮使命?!帮L勁潮涌,更需破浪揚帆;砥礪征程,更需策馬加鞭?!弊屛覀冊邳h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在區、市黨委、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創新進取,真抓實干,為圓滿完成本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建設和諧富裕新西吉而努力奮斗!
注???? 釋
1、五大戰略:產業興縣、工業富縣、開放活縣、教育強縣、環境立縣。
2、221工程:2條公路。即:國道309線固原至西吉、省道202線西吉至毛家溝一級公路;2條專線。即:寧夏中南部城鄉飲水安全受水區西吉項目區專線、城鄉客運一體化公交專線;1個葫蘆河新天地。即:集休閑娛樂、購物、餐飲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
3、四百工程:百萬畝馬鈴薯提質增效工程、百公里特色蔬菜產業帶示范工程、百萬畝旱作節水農業示范工程、百萬頭(只)畜禽養殖擴量工程。
4、八大通道:一級公路通道為:固原通道、甘肅靜寧通道、會寧老君通道、須彌山通道;二級公路通道為:會寧平頭通道、會寧郭家溝通道、海原通道、三營通道。
5、一河兩山兩長廊:百公里葫蘆河道綠化、縣城南、北兩山綠化、國道309線和省道202線兩條綠色長廊綠化。
6、七大脫貧攻堅工程:四大移民(生態移民、勞務移民、教育移民、自發移民)、四到扶貧(扶貧產業項目到戶、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到村、技能培訓和轉移就業到人、推進幫扶責任落實到位)、城鎮化帶動、特色產業帶動、新型工業化帶動、服務業帶動、水利交通和生態環境建設攻堅工程。
7、五大扶貧體系:教育、科技、計生、文化、社會保障扶貧體系。
8、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四個一”工程:每鄉每年治理一座山、整治一條溝、美化一個村、綠化一條路。
9、三集中、三走出:向縣城集中安置一批、向集鎮集中安置一批、向產業園區集中安置一批;通過生態移民走出一批、通過勞務移民走出一批、通過教育移民走出一批。
10、法律六進: 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宗教場所。
11、三項行動:安全生產執法行動、治理行動、宣傳教育行動。
12、三項建設:加強法制體制機制建設、保障能力建設、監管隊伍建設。
13、六免一救助:免費實施婚前醫學檢查,免費孕產婦住院分娩,免費篩查新生兒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癥、先天性聽力障礙,免費治療篩查先天性疾病患兒,免費篩查婦女宮頸癌,免費篩查婦女乳腺癌;對縣外住院分娩的孕產婦和篩查出的乳腺癌、宮頸癌患者給予救助。
14、兩帶一園:百萬畝馬鈴薯產業帶、葫蘆河川道區百公里特色蔬菜產業帶;吉德慈善園(閩寧產業園)。
15、五險: 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16、“三調聯動”: 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銜接聯動。
17、一卡通:即信用社辦理的銀聯卡。老百姓用該卡可在全區任意一家醫保定點醫療機構使用,辦理就醫業務、享受醫保待遇、支付醫療費用。
18、數字化城市建設:通過數字人口、數字土地、數字經濟、數字金融、數字社區、數字環境、數字文化、數字交通、數字災害、數字犯罪等10大類城市數據庫建設,促進數字城市發展。
19、明星杯集鎮建設爭創活動:從2013年起,加大建設投入,加快集鎮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完善集鎮功能,創新長效管理機制,通過創建活動,使集鎮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明顯提高,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主辦:西吉縣人民政府????承辦:西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電話:(0954)3016271 電子信箱:xjxzwgkb@163.com
寧ICP備09000126號-1????網站標識碼:6404220001????寧公網安備640422020000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