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
——2016年1月26日
在西吉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政府縣長 ?武維東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連同“十三五”規劃綱要一并審議,并請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15年及十二五期間工作回顧
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面對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和復雜多變形勢,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縣人民政府認真貫徹區、市黨委、政府決策部署,凝心聚力、積極應對、攻堅克難,圓滿完成了縣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9.21億元,同比增長9.1%;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1.38億元,增長22.2%;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02億元,增長6.1%;完成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67億元,增長22.6%。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全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二產增加值實現11.03億元,同比增長 14.6%,三次產業比例由29.9 :22.3:47.8調整為25.8:22.4:51.8,產業結構趨于合理。榮獲全區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先進縣一等獎。
——扶貧攻堅亮點頻現。全力實施整村推進扶貧開發,落實精準扶貧措施,實現了44個貧困村脫貧銷號,年內減少貧困人口2.62萬人,我縣的扶貧成效和先進做法得到全國“三西”扶貧開發現場會、全區扶貧開發現場會的充分肯定和交流推廣,榮獲全區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一等獎。
——群眾生活明顯提高。15件民生實事全面落實。發放城鄉低保1.4億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覆蓋面分別達到85%和9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65元,增長7.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57元,增長10.2%,10年來增速首次位居全區第一。
——城鄉面貌顯著改善。202線一級公路如期通車,完成沿線安全整治綠化工程47.9公里2280畝, 在全區率先探索建立了“田路分家、一路兩坡六行樹”的公路綠化新模式;投資27.7億元,完成棚戶區改造975戶、特色集鎮2個、美麗村莊10個、危房改造15471戶,新型城鎮化建設初具規模,榮獲自治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先進集體二等獎。
這些成就的取得,標志著我縣在加快脫貧致富、推進小康進程上又邁出了新的堅實步伐,極大地增強了全縣廣大干部群眾謀發展、快發展、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一)致力于扶貧攻堅,脫貧步伐不斷加快。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開發的“四個切實”“五個一批”“六個精準”戰略思想和李建華書記“五個走在前”的要求,制定出臺《關于創新機制推進扶貧攻堅戰略的實施意見》和《關于進一步加強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的實施意見》,建立“部門組團、鄉鎮負責、項目捆綁、資金整合、整村推進”的機制,推廣了八種扶貧模式,探索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新路子;整合各類資金10.65億元打好扶貧攻堅戰,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較大改善,自我發展能力明顯增強;組建了西吉縣惠民投資有限公司、農牧業產業化發展服務有限公司和民生信用擔保有限公司,注入基金1.07億元,為923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貸款3.72億元;選派238個扶貧工作隊、469名幫扶隊員進駐所有建檔立卡村開展工作。
(二)致力于項目建設,發展基礎不斷夯實。扎實開展“無冬閑計劃”,建立了“領導包抓、目標倒逼、觀摩促進、考評問責”的項目推進機制,聚力打好重點項目建設大會戰,年初確定的105個重點項目開工率首次達100%。固原至西吉高速公路、六盤山片區交通扶貧攻堅示范試點縣公路建設、城鄉客運一體化、中南部引水縣內連通配水工程、城市綜合體、全民健身中心、中醫院遷建等項目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堅持“走出去、請進來”,成功邀請“中國智慧城市”產業聯盟來西吉考察,先后5次組團赴福建、河北、北京、上海、江蘇等地招商,簽訂戰略框架協議7個,簽約項目38個,到位資金22億元。
(三)致力于產業升級,發展質量不斷提升。圍繞“五百工程”提質增效,全縣播種農作物242萬畝,糧食總產達到29.3萬噸,居全市第一。馬鈴薯穩定在110萬畝,總產172萬噸,農民人均馬鈴薯產業收入1500元;縣財政扶持1000萬元加速草畜產業發展,支持向豐循環農業示范園等一批特色養殖龍頭企業上馬起程,新建養殖圈舍93.74萬平方米,“鄉鄉規模帶動、村村大戶示范、戶戶舍飼養殖”的產業體系初具雛形,全縣牛、羊、禽飼養量分別達到28萬頭、72萬只和110萬只,農民人均草畜產業收入1000元以上;多元化種植、合理化布局,破解銷售瓶頸,以芹菜為主的13萬畝特色冷涼蔬菜實現產銷兩旺,農民人均特色蔬菜純收入800元以上;發展覆膜50萬畝,種植小雜糧60萬畝,農民人均小雜糧收入600元以上。圍繞工業經濟擴量增速,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新增規上企業2家,勇興三粉、旺泉等一批本土企業入園建成投產,園區實現工業產值3.5億元,聚焦效應進一步增強。圍繞服務業擴面增量,成功舉辦第五屆西吉丁香花節、長征精神紅色旅游火炬傳遞等系列活動,火石寨景區“玻璃吊橋”“高空滑索”等項目建成運營;吉強鎮龍王壩村、火石寨鄉沙崗村上榜“中國最美鄉村游模范村”;凱益達家具建材、金通汽車商貿等綜合物流項目建成投入使用,17家企業入駐經營;啟動全國電子商務示范試點縣項目,建成縣級電商服務中心1個、村級服務站103個,縣級物流配送中心1個,縣、鄉、村三級電子商務服務和物流配送體系日益完善。
(四)致力于統籌城鄉,發展環境不斷改善。按照“一城三鎮三鄉”城鎮化布局,完成了“三規合一”規劃編制。大縣城建設持續推進,投資12.7億元實施城市道路、供水排水、集中供熱、綠化亮化、開發改造、住房保障“六大工程”,進一步提升了縣城四個入口、北山森林公園等環城生態景觀帶,棚戶區改造、生活垃圾填埋廠、再生水利用等工程有序推進,一批商住小區建成入住,縣城品位、人居環境、服務功能日趨完善;加快興隆、將臺、火石寨3個特色小城鎮建設,將臺新區被自治區住建廳確定為寧南山區集鎮建設樣板。以主干線大綠化大整治為重點,嚴格落實環境衛生網格化管理,配備充實城鄉保潔人員700余人、環衛車輛48臺、保潔設備355個,城鄉環境管理整治成效顯著;先后兩次組織開展嚴厲打擊違章建筑聯合執法專項行動,依法強制拆除172戶3萬多平方米,有效遏制了違法建設行為,提升了縣城管理水平。
(五)致力于生態建設,發展后勁不斷增加。啟動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加快天然林資源保護、月亮山水源涵養、生態移民遷出區修復等重點生態工程,完成造林綠化18.9萬畝,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8.3萬畝,“一山兩區三長廊”生態效果初步顯現。深入推進“綠色增長”行動,大力推廣林下經濟和循環農業模式,種植林下牧草、藥材等22萬畝,發展林下養殖12萬只,全區林下經濟現場會在我縣召開;落實封山禁牧網格化管理機制,嚴厲打擊偷牧放牧行為,有效鞏固了生態建設成果。深入推進青山綠水行動,落實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調整充實了環保工作力量,建立了聯合執法監管機制,開出了西吉歷史上最大的環保罰單;開工建設葫蘆河流域水環境生態綜合治理、縣城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馬鈴薯淀粉廢水休閑地灌溉等一批環保項目,淘汰落后產能小淀粉企業10家,葫蘆河出境斷面水質達到國家環保部規定的Ⅳ類目標;深入推進節能減排行動,強制淘汰報廢黃標車、老舊車輛230輛,關停淘汰燃煤茶浴爐26臺,回收加工殘膜1750噸,發展節水型單位36家,建成高效節水灌溉3.18萬畝。
(六)致力于民生改善,發展成果不斷擴大。投入2億多元,實施了農村薄弱學校改造、中小學供暖設施改造、回中綜合實驗樓、第四幼兒園等一批教育項目,教育教學條件明顯改善。關工委工作榮獲全國先進集體。加快文化體制改革,組建了文化演藝公司,發揮名人帶動效應,大力發展民俗文化、紅色文化、演藝文化產業,“六盤響鞭”分別摘得全國、全區民族運動會金獎和銀獎,“馬蘭刺繡”被命名為自治區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基地,龍泉灣山莊被自治區評為5A級農家樂,文化創意產業公司、“金山文化苑”、“亦美文化院”被評為第一批自治區級文化產業示范戶。深化衛生計生體制改革,取消縣級公立醫院藥品加成,全面推行“先診療、后付費”制度;落實長效節育措施2889例、完成少生快富工程1150例,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7.03‰以內,政策符合率保持在83.02%以上,榮獲全區衛生計生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二等獎。養老保險參保18.9萬人,醫療保險參保39.9萬人,完成年度任務的100%和101.8%。嚴格推進城鄉低保“分類施?!?,1.3萬名殘疾人社會保障擴面提標,為全縣7.34萬城鄉低保人員發放資金1.4億元。發放婦女創業小額擔保貸款1億元,惠及群眾2520戶。啟動農村勞動力素質提升工程,培訓農民3936人,轉移農村勞動力就業10.9萬人,創收15.9億元;新增城鎮就業215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七)致力于社會治理,發展秩序不斷和諧。深入推進“平安西吉”建設,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破獲刑事案件291起,查處治安案件671起,依法快速處置了一批群體性案件,有力地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建立健全縣級領導坐班接訪、包案化解機制,排查矛盾糾紛5998件,化解信訪積案3件。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模范縣創建活動,完成宗教活動場所重大安全隱患整改,出臺《西吉縣參加大型宗教活動“八不準”制度》,保障了大型宗教活動平穩有序進行。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年”活動,落實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安全生產形勢平穩向好,公眾安全感調查連續三年位居全區前兩名,榮獲全區新一輪“平安縣”稱號。國防動員、雙擁優撫工作深入開展。
(八)致力于職能轉變,發展能力不斷增強。完成政府機構改革,職能轉變成效明顯,年初確定8類52項改革任務取得階段性成效;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三個清單”已初步完成,266項行政審批事項取消54項;完成“三證合一”、“六證合一”改革,全面推行同步審批、先照后證,辦理時限縮短80%。積極主動向縣委、人大報告重大決策事項,向政協通報情況,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行政權力運行更加規范透明;執行(辦理)人大議案(建議)32件、政協提案38件,辦復率均為100%。積極推進陽光政務,認真組織開展寧夏廣播電臺廣場問政,開設電視問政欄目,開通政府微博、微信,暢通政民互動渠道,公開公布信息1.2萬條,辦理政民互動信件600多件。深入開展“守紀律、講規矩”主題教育、“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扎實開展“查處套取、挪用、侵占涉農惠農專項資金”行動,處理違紀干部29名;強化政府投資項目、財政預算執行、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和民生專項資金審計,全年審計節約資金1.5億元;建立廉政短信平臺、廉政警示教育中心,開展警示教育44場次,組織900多名干部赴自治區廉政警示教育中心接受了警示教育,干部作風問題明顯好轉。
各位代表,回顧“十二五”發展歷程,我們倍感自豪??梢哉f,這五年,是西吉歷史上發展速度最快、發展成效最顯著、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五年!我們自信的宣告,“十二五”規劃目標已經全面實現。
——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把加快發展作為解決西吉根本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集中智慧破解了一批制約發展的難事,集中精力辦成了一批事關長遠發展的大事,集中財力辦好了一批事關民生福祉的實事,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均保持兩位數增長。與2010年相比,地區生產總值從24.77億元躍升至49.21億元,實現了翻番;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1800元提高到19965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459元增加到6857元,基本實現了倍增;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 0.45億元增加到1.67億元,是2010年的3.7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213.5億元,是“十一五”時期的3.4倍。
——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決貫徹中央和上級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水路綠”等發展瓶頸,堅定不移地改善基礎設施,尤其是被國家列為六盤山片區扶貧開發攻堅核心區,被交通運輸部確定為交通扶貧攻堅示范試點縣,309高速公路、202一級公路、中南部引水、月亮山水源涵養林等重大項目完成,發展后勁進一步增強。我們堅定不移地推進產業升級,確定“五百工程”,引領農業提質增效,形成一帶多園、各具特色的現代農業格局;著力推進閩寧產業園區擴容,加快地方特色農產品加工業改造升級和新能源產業培育,實現了工業經濟較快發展;加快改造提升商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積極培育發展特色旅游、現代物流等現代服務業,第三產業發展活力明顯增強。我們堅定不移地統籌城鄉發展,啟動實施了大縣城、特色集鎮和美麗村莊建設,“三位”一體新型城鎮化體系初步形成,產城融合發展有效推進。
——五年來,我們始終堅定改善民生宗旨不動搖,持續實施民生計劃315件,累計民生投資達到120.6億元,占縣財政總支出的73.3%。五年完成整村推進村扶貧開發110個,搬遷安置縣外移民10075戶4.9萬人,縣內移民4399戶2.1萬人,全面完成“十二五”生態移民任務,累計減少貧困人口8.23萬人;五年建成保障性住房8404套43萬平方米,實施棚戶區改造5087戶,農村危房改造4.76萬戶,城鄉居民住房條件得到極大改善;五年實施飲水安全工程7處,全面完成了中南部引水西吉受水區連通及配水工程,為徹底解決全縣城鄉居民的飲水安全問題奠定了基礎;五年新建校舍65.4萬平方米,衛生機構病床數增至890張,標準化村衛生室達到257個,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升;五年累計修建通村公路1745公里,鄉村通車里程比“十一五”末增加721公里;五年共有7.3萬城鄉困難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18.9萬人、39.9萬人分別參加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通過民生實事扎實推進,有效緩解了“上學難、看病難、養老難、飲水難、居住難、出行難”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一系列難題。
——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團結包容、奮進創新”的西吉精神,務實苦干、積極作為,先后榮獲全國首個“文學之鄉”、“中國芹菜(產業)之鄉”和中國西芹無公害科技創新示范縣、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縣、地質災害防治十有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連續榮獲“全國科普示范縣”“全國雙擁模范縣”“全區雙擁模范縣”,“西吉馬鈴薯”“西吉芹菜”榮獲中國馳名商標。涌現出馬國林、李興興等一批國家和區、市道德模范、勞動模范等先進典型,文明和諧的社會風尚日漸濃厚。
各位代表,五年來的砥礪奮進,我們經受住了前所未有的考驗,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展示了民族團結、經濟繁榮、社會進步、奮力發展的新形象,充分說明了只要全縣上下齊心協力、苦干實干,一定能夠取得大發展、快發展。這些成就的取得,是黨中央、國務院和區、市黨委、政府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的結果,是縣委正確領導、人大、政協有效監督和各位代表、各位委員和全縣人民鼎力支持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縣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條戰線上的廣大干部群眾,向關心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仍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壓力:一是創新開放活力不足。謀發展視野不開闊,思想觀念依然保守,抓發展方法不靈活,面對新常態,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人才引進、培養機制不健全,高學歷、高技能人才太少,創新型、領軍型人才奇缺;對外開放通道不暢,開放引領能力不強。二是產業發展層次不高。經濟發展方式粗放,資源利用效率低,產業鏈較短,產品進入高端市場少。農產品加工轉化率僅為67%,規上企業利稅僅占GDP的0.9%,新型服務業剛剛起步。三是城鎮承載功能不強。基礎設施尚不完善,公共服務設施供給不足,管理服務水平不高,集聚輻射帶動能力不強,提供創業就業空間不足。城鎮化率分別比全區、全市平均水平低27.7%和14.3%。四是脫貧攻堅任務艱巨。自身經濟總量小,財政保障能力弱,經濟增長主要依賴投資拉動,加快發展的“造血功能”不強。2015年底,全縣還有10.57萬貧困人口,生活在偏遠山區,生產條件差,勞動力技能素質低,脫貧難度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十分繁重。對此,我們將堅持問題導向、底線思維,在今后工作中認真研究,全力攻堅,努力加以破解。
“十三五”奮斗目標和主要任務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脫貧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傮w上看,機遇多于挑戰,有利條件多于不利因素,尤其是普惠性特惠性政策疊加,必將增強西吉擴大開放、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的整體活力。我們必須搶抓發展機遇,樹立趕超意識,主動適應發展新常態,持久發力,久久為功,奮力為建設西吉打基礎、添活力、增后勁,不斷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十三五”時期的總體發展思路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及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市委三屆七次全會精神,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認真落實市委“六個基礎”“六大工程”的部署要求,圍繞建設“四個西吉”戰略目標,以脫貧攻堅為統領,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基礎提升戰、產業升級戰、環境整治戰、項目大會戰“五大戰役”,深入實施勞動力素質提升、兩個帶頭人、民生改善、金融扶貧、社會治理、凝心聚力“六大工程”,不斷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開放,確保到2018年全面實現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縣摘帽,奮力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勝利。
主要預期目標是: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全社會固定資產年均增長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3%;全縣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35%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18%以上。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產業結構繼續優化,增長方式不斷轉變;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 10.57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全面實現摘帽脫貧;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綠色發展成效顯著,努力打造“西部吉祥地,國色天香城”。
一、堅持脫貧攻堅為統攬,著力加快小康社會進程
要堅定不移地打好脫貧攻堅戰,按照“四個切實”“五個一批”“六個精準”的要求,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著力構建“1+21+19+172”的四級聯動扶貧開發規劃體系;進一步加強扶貧機構建設,充實工作力量,壯大扶貧隊伍,做到扶貧機構、工作人員、科技人員全覆蓋;制定脫貧攻堅目標責任考核機制,明晰鄉鎮、部門任務分工,層層簽訂軍令狀,形成齊抓共管、全力攻堅的強大力量,抓好“六大工程”、深化“六項機制”、推廣“八種模式”,夯實精準扶貧基礎,加快精準脫貧進程,確保2018年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縣摘帽。
二、堅持基礎提升為支撐,著力補齊持續發展短板
要堅定不移地打好基礎提升戰,強基礎、補短板,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加快交通路網建設。爭取實施特色農產品外用鐵路專線、西吉至會寧高速公路等重點交通項目,打通對外開放通道斷頭路,完善交通綜合運輸網絡。加快水利設施建設。爭取實施“引黃入西”、中型水庫改造等水利項目,大力實施庫井灌區高效節水改造工程。加快教育事業發展。認真實施國家基本公共教育服務保障等一批教育重點工程,不斷改善教育教學條件,積極發展學前教育,均衡發展義務教育,重點普及高中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讓孩子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加快生態環境建設。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22萬畝、荒山及生態造林35萬畝、低效林改造提升115萬畝,打造25萬畝油用牡丹產業基地。加快城鎮化建設。立足生態文化縣城定位,深化“東擴西展、中心改造、整體提升”的發展思路,啟動實施縣城地下管廊、海綿城市、防洪防澇等工程,加快棚戶區、城中村、老舊建筑改造建設進度,完善城市整體功能布局;重點打造將臺、興隆、火石寨3個特色集鎮,改造提升偏城、震湖、新營3個小集鎮,推動其余鄉鎮集鎮擴容改造;加大美麗村莊建設力度,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力爭戶籍人口的城鎮化率達到 60 %。加快信息化建設。實施電子政務外網改造提升、公共云平臺建設和寬帶鄉村工程,加快推進“三網”融合應用,加快推進全國電子商務示范縣試點項目,大力發展“互聯網+”信息產業,構建農村電商營銷體系,打通“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物流配送渠道。
三、堅持產業升級為動力,著力提升經濟發展效益
要堅定不移地打好產業升級戰,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新型工業、現代服務業,走精深加工和綠色環保的發展路子,促進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做精做優現代農業。加快百萬畝馬鈴薯提檔增值,種植面積穩定在110萬畝以上,力爭把西吉打造成全國重要的脫毒種薯供應中心、優質商品薯集散中心和精深產品加工集群中心,做靚富硒馬鈴薯品牌;加快百萬只牛羊擴量提質,力爭2020年牛飼養量達到80萬頭,羊飼養量150萬只,禽飼養量300萬只,全力打造寧南山區特色養殖大縣;加快百公里特色冷涼蔬菜帶建設,形成多元化種植模式,種植面積達到20萬畝,全力打造“北菜南下”的冷涼蔬菜重要生產基地;大力推廣立體循環農業、生態休閑農業等綠色有機農業,構建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做大做強新型工業。大力發展精深加工業,著力打造以吉德慈善產業園、馬鈴薯加工循環經濟產業區、小秋雜糧及特色養殖加工區、新材料新能源示范區、油用牡丹科技示范區“一園五區”發展格局,加快培育壯大一批農產品精深加工龍頭企業,促進工業經濟擴量轉型升級,力爭2020年入園企業達到50家,實現工業產值50億元。做深做活現代服務業。主動融入固原全域旅游發展格局,加快火石寨丹霞風貌、震湖濕地觀光、將臺堡紅色文化三大核心景區建設,加快發展生態觀光游、鄉村體驗游和休閑避暑游,全力打造西北地區獨具影響力的原生態旅游度假基地;加快實施綜合商貿物流園、冷鏈倉儲貨運物流園等重點物流項目,不斷健全城鄉商貿流通網絡,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物流節點;推進養老服務、健康服務、社區服務有機融合發展。
四、堅持環境整治為抓手,著力打造良好發展環境
要堅定不移地打好環境整治持久戰,切實增強發展環境承載力和吸引力。全力構建宜居宜業環境,完善環保聯合執法監管機制,落實最嚴格環境保護制度,實施重點流域河道整治、源頭污染防治等環保項目;全面推進愛國衛生工作,嚴格落實城鄉環境網格化、扁平化管理制度,加強城市管理,深入推進主干線大整治大綠化,全面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重點抓好中心集鎮和美麗村莊環境整治,輻射帶動鄉村及農戶庭院保潔;大力推廣清潔能源,加強水源地保護,加快農村衛生廁所建設,加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全力打造“干凈整潔、生態優美、規范有序、文明和諧”的城鄉環境。全力優化政務服務環境,積極穩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財稅金融體制改革、投資體制改革,統籌推進行政審批、投資審批、職業資格、收費管理、商事制度、教科文體、醫藥衛生等領域改革,建立健全“權責清單”制度,加強社會征信體系建設;引進高端緊缺人才,抓好技術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培養,為“十三五”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和智力保障。全力打造良好開放環境,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結合,“引資引商”與“引技引智”并重,引進一批技術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企業和項目;深化閩寧對口協作,加強對外合作交流,加快構建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脫貧攻堅互學互助、產業開發互利互惠的開放合作格局,著力打造良好的開放環境。
五、堅持項目建設為引擎,著力增加經濟發展后勁
要堅定不移地打好項目大會戰,做好項目謀劃儲備、引進爭取、落地建設三篇文章。謀劃一批重大項目。科學謀劃農林水牧、扶貧開發、工業經濟等8個方面重大項目180個,建立總投資近853億元的“十三五”項目庫,實行項目滾動更新、動態管理。落實一批重大項目。圍繞打造寧南山區承接產業轉移先行區,緊盯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方向,加強縱向對接,加大橫向聯系,積極爭取引進一批事關西吉長遠發展的大項目、好項目。實施一批重大項目。扎實做好項目申報審批、征地拆遷、資金籌措等工作,主動跟進協調服務,想方設法解決項目落地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力促項目及早落地、盡快投產達效。
六、堅持素質提升為根基,著力增強創業發展能力
要深入持久地實施勞動力素質提升工程,整合各類培訓資源、項目和資金,區分層次、分批實施,大力培育創新創業主體,加快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進一步完善“131”農村實用人才培訓體系,加大產業人才和農業專家的培養力度,重點培養農業技術推廣、農業科技特派員骨干人才、農村經營性人才和“土專家”“田秀才”,按照干什么學什么,分門別類培訓,“十三五”期間培訓4.4萬人,確保3.3萬人獲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建設一批示范村,走智力扶貧、技能致富的路子。
七、堅持能人骨干為引領,著力激發共同發展活力
要深入持久地實施農村“兩個帶頭人”工程,按照“五強”“五好”標準,將“兩個帶頭人”工程與貧困村脫貧銷號融為一體、同步推進,覆蓋到所有行政村,著力打造一大批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提高服務群眾能力,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對確定的重點扶持村和致富帶頭人,建立部門包抓、政策引導、項目資金支持機制,完善實績考核辦法,堅持分層分步推進,建設一支來源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帶動力強的“兩個帶頭人”隊伍?!笆濉蹦?,優秀村黨組織帶頭人達到85%以上,65%以上的黨員成為致富帶頭人,每個村有3-5名的帶富標兵,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奠定堅強的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撐。
八、堅持民生改善為核心,著力提高群眾幸福指數
要深入持久地實施民生改善工程,全力以赴辦好民生實事。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縣鄉一體化、分級診療模式,切實提高醫療衛生公共服務水平;加快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切實解決以藥養醫、看病難、看病貴的頑疾;建成縣中醫院、縣醫院內科大樓等一批衛生重點項目,切實改善醫療衛生條件;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全面落實兩孩政策,進一步提高生育保健服務水平,促進人口均衡全面發展。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實現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醫療、生育、失業、工傷保險全覆蓋;推進慈善產業發展,完善城鄉社會救助、農村養老和扶殘助殘服務體系,實現特困群眾救助全覆蓋。
九、堅持金融扶持為關鍵,著力挖掘自身發展潛能
要深入持久地實施金融扶貧工程,進一步整合財政資金,注入壯大產業發展、創業就業、農業農村發展基金,發揮“四兩撥千斤”的導向作用,破解扶貧開發資金難的問題;加強政銀企合作,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推進“財政+金融+產業+扶貧”聯動,建立擔保放大平臺、信用貸款模式、信用協會、風險防控體系“一平臺、一模式、一協會、一體系”金融扶貧機制,扶持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產業;積極引進金融機構,發展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消除金融服務“空白點”,實現金融服務全覆蓋。
十、堅持社會治理為保障,著力營造良好發展氛圍
要深入持久地實施社會治理工程,啟動“七五”普法,加強公民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質和法治意識;加強“平安西吉”建設,充實基層綜治維穩工作力量,完善覆蓋城鄉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體系,規范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著力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加快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加大違法犯罪行為打擊力度;大力開展“和諧社區”創建,夯實基層基礎,形成多元參與、共治共享的新格局;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鞏固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社會和諧良好局面,努力爭創民族團結進步模范縣;加強安全生產,深入推進網格化管理;健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機制,提高應急救援搶險處置能力。
十一、堅持凝心聚力為源泉,著力匯聚強大發展能量
要深入持久地實施凝心聚力工程,形成建設“四個西吉”的強大合力。加快建設體育館、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等一批文化重點項目,著力夯實縣鄉村組“四位一體”的文化宣傳主陣地;加快培育文化產業,發揮名人效應,引導演藝公司創作、編排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節目,提升全國文化先進縣建設水平;廣泛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引導、扶持群眾文化大院60個以上,不斷繁榮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以蟬窯文化創作基地為依托,激勵帶動文學藝術創作,提升中國“文學之鄉”發展水平。加大對外宣傳力度,提高輿論引導水平,弘揚“西吉精神”,倡導新風正氣;扎實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社會誠信和民風建設,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支持“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充分發揮作用;支持“法檢”兩院依法獨立行使司法職權;支持國防和部隊建設,促進軍民融合發展;加強政府作風建設,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切實增強政府公務人員規矩意識、紀律意識,推動干部隊伍整體作風轉變。
2016年主要任務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更是全面脫貧摘帽、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關鍵之年。脫貧攻堅的沖鋒號已經吹響,我們必須振奮精神、提振信心、凝心聚力、扎實工作,舉全縣之力向貧困發起總攻,確保“十三五”開好局、起好步,實現開門紅。
2016年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左右;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左右,年內脫貧2.79萬人。
一、抓脫貧,合力攻堅,開創精準扶貧新局面
按照著力啃“硬骨頭”,定點打“殲滅戰”的要求,扎實做好“1+21+19+172”扶貧規劃編制,做到縣、鄉、村、戶四級脫貧規劃緊密銜接、精準到位。按照基礎設施到村、產業扶貧到戶、培訓轉移到人、社會幫扶到單位“四到”要求,整合各類資金,扎實開展整村推進、易地搬遷、“雙到”扶貧、互助資金、“雨露計劃”、扶貧培訓和產業扶貧等專項扶貧工作,認真開展駐村和定點幫扶工作,加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力度,深入開展金融扶貧、電商扶貧、旅游扶貧等新型扶貧。實施“五個一批”工程,實現44個貧困村2.79萬人年底脫貧銷號。
二、抓項目,開放帶動,增強經濟發展新活力
扎實抓好“無冬閑計劃”,加快重點項目規劃設計、征地拆遷、招標投標等前期工作,落實項目包抓推進、跟蹤督辦機制,力爭初步確定的8個方面108個重點項目年內全部開工,完成投資70億元以上。著力推進交通扶貧攻堅示范試點縣項目,完成省道204線火石寨至袁河段二級公路25公里、固將、西三公路年度建設任務,通村公路18條124公里,改造危橋3座84延米,實現固原至西吉高速公路如期通車,城鄉客運一體化進入試運營。全面完成中南部引水安全連通配套工程和應急水源工程,年內實現供水目標;完成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10座骨干壩除險加固、庫井灌區高效節水改造、小流域綜合治理等重點水利水保項目,建設高標準農田3.2萬畝,新增節水灌溉1.7萬畝。加強與香港新融宇集團、萬家燈火網絡有限責任公司合作,力促投資30億元的25萬畝油用牡丹基地項目、投資30億元的現代草畜產業及光伏扶貧項目落地。
三、抓產業,創新驅動,實現轉型升級新成效
按照“3+X”產業發展思路,繼續抓好“五百”工程。推廣馬鈴薯“三三制”種植模式,生產原原種1億粒,建立原種繁育基地1萬畝、一級種繁育基地10萬畝,推廣一級種薯70萬畝,馬鈴薯種植面積穩定在110萬畝以上;推廣“1232”養殖模式,扶持養殖示范戶6000戶,建設規?;B殖場200個,建成1000頭牛、5000只羊循環養殖示范園4個,全縣畜禽飼養量達到牛38萬頭、羊86萬只、特禽150萬只;推廣多元化蔬菜種植模式,建設永久性、外銷性蔬菜基地3萬畝,全縣種植蔬菜達到15萬畝。編制“一園五區”新型工業發展規劃,完善吉德慈善產業園基礎設施,開工建設馬鈴薯加工綜合循環產業園、震湖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園等園區基礎設施項目,扶持國圣食品等重點企業擴大規模,引導旺泉、勇興等企業改造升級,引進燕北薯業、巨鵬集團等一批馬鈴薯主食化加工項目,力爭新增入園企業3家以上,培育規上企業2家以上,招商引資到位資金突破23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4億元以上。按照全域旅游的要求,啟動震湖、張家嘴頭濕地、王民二岔口水庫等一批旅游景區開發項目建設,完成將臺堡紅軍長征紀念園改(擴)建工程,舉辦紅軍長征會師80周年慶典活動,開工建設25萬畝油用牡丹、萬壽菊等生態景觀帶項目,主動融入六盤山旅游環線,提升生態觀光鄉村旅游檔次,實現游客及旅游收入翻番目標;推進全國電子商務綜合示范縣項目建設,培育一批本土電商企業,加快特色產品網店建設;開工建設向榮物流園,金通汽貿、凱益達家具城正式運營,進一步擴大物流商貿產業規模,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
四、抓統籌,協調推進,打造城鄉建設新格局
按照大縣城、中心鎮、美麗村莊和環境整治“四位一體”協調推進要求,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突出“生態文化”縣城定位,完成西吉人家、吉祥花苑棚戶區改造任務,實施幸福路西延伸段、靖善路等城市道路11條12公里,啟動城市管廊和老舊管網改造,加快打造縣城4個入口、夏寨濕地公園、北山市民休閑森林公園等環城景觀帶,進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全面完成火石寨、將臺、平峰3個美麗小城鎮建設任務,完善興隆新區、硝河集鎮建設,啟動新營、震湖、偏城等小城鎮建設,同步推進天然氣入戶和集中供熱試點;完成202沿線8個美麗村莊建設,爭取新建10個美麗村莊,力爭改造農村危房1萬戶以上。落實環境保護進農村,重點抓好主干線大綠化大整治的基礎上,將環境整治向美麗村莊延伸,統籌推進農村改水改廁、垃圾處理和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推廣清潔能源利用。
五、抓生態,綠色發展,建設靚麗宜居新家園
以爭創西部生態文明示范縣為目標,完成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3萬畝、生態修復和水源涵養造林綠化7.4萬畝、主干道路綠化76.3公里;種植油用牡丹、萬壽菊、構樹、山楂、藥材等林下經濟5萬畝以上;加快北山市民休閑森林公園建設,打造縣城生態屏障;實施好天保二期工程,加強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和林木管護工作;不斷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積極探索和完善林權流轉、森林資源委托經營等服務機制。完成葫蘆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一期工程,啟動葫蘆河河道綜合整治工程、人工濕地氧化塘二、三期工程、馬鈴薯淀粉廢水達標處理等環境保護項目,完成2個供熱站燃煤鍋爐脫硫除塵改造,加大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有效改善水質、大氣和人居環境,打造天藍水清山綠宜居宜業家園。
六、抓民生,共享成果,增加群眾福祉新實惠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狠抓教育質量提升,合理統籌全縣各類教育資源,完成100所學校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評估驗收;重視加強學前教育,完成一幼、三幼續建任務,新建五幼、將臺二幼、震湖中心幼兒園,改建23所農村“校中園”,力爭學前教育毛入學率達到60%;重視提升職業教育,加快職中實訓基地建設,實施職業技能培訓行動計劃,年內通過“國家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示范?!彬炇?重視改善教學條件,爭取實施167所學?!叭娓谋 ?、西中教學綜合樓、六中等一批教育重點項目。加快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落實“七免一救助”、“先診療、后付費”等惠民政策;完成縣中醫院遷建,新建縣醫院婦科兒科綜合樓、保健院住院部;完成孕前健康檢查3500例,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6‰以內。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城鄉居民養老、醫療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落實城鄉低保分類施保、提標和大病醫療救助“一站式”服務等社會救助政策,完成縣城中心敬老院、什字敬老院工程;實施勞動力素質提升工程,年內完成技能培訓1萬人,轉移農業勞動力1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深入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完成全民活動健身中心、錢幣博物館工程,開工建設檔案館,建成8個鄉鎮文化服務中心和20個村級文化大院、3個企業文化大院,支持縣演藝公司盡快正常運營,編排上演5臺以上優質精品節目,帶動群眾性文體活動繁榮發展。
加強法治政府建設
新形勢、新任務對政府工作提出新標準、新要求。我們必須踐行“三嚴三實”,主動適應新常態,把握新規律,以扎扎實實的作風轉變政府職能,以實實在在的業績取信人民群眾。
強化發展意識,提高改革創新能力。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以改革促進職能轉變,以創新帶動快速發展。重點抓好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在簡化行政審批、優化審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上下功夫,落實行政審批“三集中、三到位、三公開”改革措施,向“零”審批、“零”收費方向邁進。
強化法治意識,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全面完成“三個清單一張網”制度建設,完善政府決策規則和程序,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社會輿論監督、司法機關法律監督,真正把政府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深化“平安西吉”建設,扎實開展“七五”普法,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落實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機制,不斷提高依法管理社會事務的能力和水平。
強化責任意識,提高服務發展能力。認真踐行“三嚴三實”,強化擔當意識,勇挑重擔,激情干事,始終堅持把心思放到謀發展上,把精力放到干事業上,著力解決一批政府工作人員不作為,亂作為、怕擔當的問題,在攻堅克難中鍛煉干部,在大是大非中識別干部,在服務發展中培養干部,切實增強干部服務發展能力。
強化落實意識,提高政府執行能力。進一步完善政府工作目標責任體系,健全重點工作推進責任機制和督辦查辦制度,促使干部始終把實干作為一種追求,一種紀律,一種習慣,以不甘落后的拼勁、鍥而不舍的韌勁、埋頭苦干的實勁,以只爭朝夕和時不我待的精神,對事關全局的重大決策,定時間、定標準、定要求,確保落實到位,切實增強政府的執行力。
強化紀律意識,提高廉潔從政能力。始終把規矩和紀律挺在前面,深入學習《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堅決落實關于工程招投標、政府采購、國有資產處置等關鍵環節制度規定和廉政要求,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做到守住“底線”、遠離“紅線”、堅決不碰“高壓線”,用良好的形象取信于民、用卓越的成績造福于民。
各位代表,藍圖已經繪就,號角已經吹響。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區、市黨委、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凝心聚力、凝聚合力、精準發力、苦干實干,為加快建設西吉,實現如期脫貧摘帽,與全區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
注釋:
“四個切實”:切實落實領導責任、切實做到精準扶貧、切實強化社會合力、切實加強基層組織。
“五個一批”: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
“六個精準”: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脫貧成效精準。
“五個走在前”:即基礎設施建設要走在前,社會建設要走在前,生態建設要走在前,農業產業化要走在前,干部隊伍建設要走在前。
“一城三鎮三鄉”:“一城”即縣城,“三鎮”即吉強鎮、興隆鎮、平峰鎮,“三鄉”即震湖鄉、火石寨鄉、將臺鄉。
“三規合一”:即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協調融合為一。
“一山兩區三長廊”生態工程建設:“一山”即月亮山,“兩區”即退耕還林區和生態移民遷出區,“三長廊”即國道309線、省道202線、海西公路三條主干道生態長廊。
參加大型宗教活動“八不準”制度:不準黨員干部參加大型宗教活動、不準國家公職人員參加大型宗教活動、不準未成年人特別是學生參加大型宗教活動、不準老弱病殘參加大型宗教活動、不準請外坊寺人員參加本坊寺舉辦的大型宗教活動、不準以部門單位名義參加大型宗教活動、不準以部門單位名義贊助大型宗教活動、不準宗教團體及個人借大型宗教活動之機進行非法滲透活動。
“三個清單一張網”:政府部門的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和政務服務網,權力清單是“法無授權不可為”,責任清單是“法定職責必須為”,負面清單是“非禁止即可行”。
“三證合一”:企業注冊申請時,將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3個證照,合并為一個證照,實行“一窗受理,一表填報,并聯審批,統一發證”的登記制度。
“六證合一”:將《食品生產許可證》、《食品流通許可證》、《餐飲服務許可證》、《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準許生產證》、《藥品經營許可證》、《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6個證照,合并為一個證照,實行“一窗受理,一表填報,并聯審批,統一發證”的登記制度。
“六項機制”: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社會幫扶、產業扶貧、金融服務、精準考核、項目資金管理。
“八種模式”:“企業+合作社+農戶”“全贈半返”“托管代養”、旅游扶貧、產業扶貧、金融扶貧、項目組合、閩寧協作。
“兩個帶頭人”:農村黨組織帶頭人,農村致富帶頭人。
“131”農村實用人才培訓體系:即一個培訓中心、三個培訓基站、一批田間學校。
“五強”“五好”:即黨性觀念強、擔當精神強、帶富能力強、服務本領強、規矩意識強,思想素質好、致富產業好、遵紀守法好、帶富效果好、群眾評價好。
“1+21+19+172”脫貧攻堅規劃:“1”即全縣脫貧攻堅總體規劃;“21”即交通道路、水利工程、危房改造、電力保障、信息化建設、生態環境、馬鈴薯產業、草畜產業、冷涼蔬菜、電商扶貧、勞務經濟、旅游扶貧、工業扶貧、教育扶貧、金融扶貧、社會保障、科技扶貧、文化扶貧、城鎮化建設、生態移民、“兩個帶頭人”工程21個專題規劃;“19”即19個鄉鎮規劃;“172”即172個建檔立卡貧困村規劃。
“3+x”產業:“3”即在全市范圍內發展草畜產業、林業林下經濟和全域旅游,“X”即各縣區根據實際自主選擇發展馬鈴薯、冷涼蔬菜、苗木、中藥材、小雜糧等產業。
馬鈴薯“三三制”種植模式:每年馬鈴薯種植面積穩定在100萬畝以上,三分之一面積種植富硒馬鈴薯等名優種薯、三分之一面積種植精淀粉加工新品種、三分之一面積種植全粉加工新品種。
“1232”養殖模式:即養殖戶實現養牛1頭、養羊2只、養雞30只,牧業純收入達到2000元。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主辦:西吉縣人民政府????承辦:西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電話:(0954)3016271 電子信箱:xjxzwgkb@163.com
寧ICP備09000126號-1????網站標識碼:6404220001????寧公網安備640422020000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