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
??
——2023年1月5日在西吉縣第十八屆
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
縣人民政府縣長??馬天峽
??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
2022年工作回顧
??
2022年,是西吉發展史上極具考驗、極為難忘、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新冠疫情的多輪沖擊和經濟社會發展多重壓力,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區市黨委、政府和縣委的各項決策部署,攻堅克難、砥礪前行,以實干創造新業績,用擔當交出新答卷。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11%,基本完成了縣十八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一、政策發力穩保促守,經濟運行回升向好。堅決貫徹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認真落實國家和自治區穩經濟一攬子政策,開展“大干40天奮戰200日”行動,制定出臺穩保促守“35條”和擴大消費“13條”政策措施,打出紓困解難、穩定增長、擴大消費組合拳。拿出真金白銀,全年退稅減稅降費6881.7萬元,清欠中小微企業賬款227萬元,減緩返社保費7230.5萬元,21.79億元財政直達資金惠企利民,新增市場主體2707戶,各類市場主體達到2.1萬戶。線上線下消費協同發力,新型傳統消費齊頭并進,積極開展“5·19”“6·18”“兩曬一促”推介活動,籌措850萬元撬動社會消費,發放消費券8萬張,帶動社會消費1.6億元。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有效解決要素保障難題,經濟大盤穩中有進。預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2%,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全區前列。
二、脫貧攻堅成果鞏固,鄉村振興全面推進。聚焦“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落實“四個不摘”,抓好“四個銜接”。對重點和特殊群體實行“八必訪”、風險戶“一鍵預警”,精準落實幫扶措施,消除風險監測對象1895戶8724人,國家和自治區考核評估反饋問題全面整改,“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水平穩步提升。科學應對去年罕見的凍、旱、澇、雹等自然災害,及時安排抗旱資金1000萬元,積極動員群眾拆翻改種、搶墑播種、澆灌補灌,抗旱保苗12.7萬畝,努力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集中開展耕地和勞動力“兩個不撂荒”行動,鞏固提升創業孵化基地10家、幫扶車間76家,轉移農村勞動力11.15萬人,脫貧人口實現穩定就業4.23萬人,人均純收入達1.21萬元,同比增長16.6%,增速位居全區第一,“兩個高于”目標穩定實現,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堅持把產業振興作為重中之重,整合涉農資金9.15億元,爭取閩寧協作、中央單位定點幫扶資金8645萬元,投放小額信貸10.28億元,實施銜接項目50個,打造鄉村振興示范鄉(鎮)2個、鄉村振興示范村38個,培育致富帶頭人2257名,全縣295個村集體經營性收益達到2852.49萬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業農村節目中心“鄉村振興觀察點”落地西吉。
三、持之以恒調優結構,特色產業不斷壯大。培育形成肉牛、馬鈴薯、冷涼蔬菜、雜糧(油料)四大產業集群,建成投產“出戶入園”肉牛養殖園區17個,全縣肉牛飼養量達50.1萬頭,種植馬鈴薯53.5萬畝、冷涼蔬菜15萬畝、雜糧(油料)39.4萬畝,西吉芹菜入選2022年第三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超額完成2萬畝春小麥和8萬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任務,糧食播種面積133.7萬畝,糧食總產量32.88萬噸。采取“低水高用”“引水上山”等措施,打造火石寨沙崗、王民小灣等示范基地12個4.3萬畝,建成高標準農田21.74萬畝,全縣高標準農田累計達到63.13萬畝,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72%,被評為全國第七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過程機械化示范縣。2022年全區秋冬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現場啟動會在西吉召開。全縣農林牧漁總產值達到49.85億元。持續實施工業“四大改造”提升,推進工業園區擴容升級,支持引導金曜塑業、福壽康寧等企業技改增效,福農薯業、佳立、萬里等馬鈴薯加工企業增資擴產,培育5000萬元以上企業3家,“小升規”“專精特新”企業2家,入限商貿企業9家,金曜塑業、福農薯業產值歷史性突破億元大關,規上工業扭負轉正,總產值5.76億元,同比增長3.5%。做足“引留消”文章,組織各類促銷活動16場,網絡銷售、直播電商、無接觸配送廣泛開展,成功舉辦全區物流現場會。打造“西吉好吃頭”特色街區3個,區級特色旅游村2個,將臺堡鎮獲評全國特色旅游鎮。全年接待游客265.57萬人次,“西部福地·吉祥如意”文旅品牌深入人心,成為西吉靚麗名片。
四、想方設法擴大投資,城鄉面貌顯著改觀。持續開展“擴大有效投資攻堅年”活動,組織重大項目集中開工5次,實施建設項目111個,當年完成投資46.6億元。預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0.3億元以上,同比增長10%以上。S60西出口連接線工程建成通車,S103、G566等一批重點交通項目有序推進。固海擴灌揚水更新改造、張家溝水庫等重大水利工程全面開工。格蘭美景二期、湖濱花園三期等6個商住小區順利推進。組團前往福建、上海、江蘇、湖北等地招商引資,落地項目26個,實際到位資金40.74億元。改造提升老舊小區12個,改擴建東四路、安居路等城市道路5條,整治安全隱患房屋605棟,拆除整治私搭亂建13.7萬平方米,亮化23.3萬平方米。拆除縣城空地圍擋,整治改造利用,新增停車場9個、公廁14座。全力爭創自治區級衛生縣城,病媒生物防制和無煙草廣告城市創建順利通過自治區驗收。實施鄉村建設“183”行動,完成“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114個,新(改)建農村道路59公里,硬化巷道186公里,成功申報2022年“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農村自來水、動力電、光纖網、標準化衛生室實現全覆蓋。
????五、堅持為民造福理念,民生保障堅實有力。深入實施“六大提升行動”,聚合90%以上財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發展成果惠及全縣人民。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投入7.3億元實施學前教育、薄弱學校改造等項目47個,全面落實護學崗,建設人行過街天橋2座,“雙減”政策全面落實,“縣管校聘”持續深化,成立幼教集團5個、義務教育城鄉學校共同體11個,高職及以上錄取率79.46%。成立西吉縣醫療健康總院,深化“互聯網+醫療健康”,建成縣鄉村三級醫共體信息平臺,引進心臟冠脈植入術等高精尖技術10余項,打造健康示范村衛生室50個,家庭醫生簽約21.83萬人,重點人群簽約率達到100%,新冠疫苗全程接種任務完成率達到99.6%,醫療機構實現中醫館、中醫適宜技術服務全覆蓋。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醫療保險應保盡保,提高基礎養老金標準,累計發放保障金1.06億元,惠及群眾4.4萬人次,群眾基本生活保障網更密更牢。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出《西吉好吃頭》原創音樂短視頻等宣傳作品35期,西吉刺繡抱枕登上國產C919大飛機,完成“送戲下鄉”等演出249場次,打造“蒼天一滴淚”、西吉文藝之家等“1+9”文藝創作陣地,中國首個文學之鄉品牌更加響亮。抓好重點群體就業,開展職業技能培訓5568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660萬元,培育創業實體281個,城鎮新增就業2208人,全區首屆“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赴基層服務出征儀式在西吉舉辦。
六、多措并舉植綠添彩,生態底色愈發靚麗。持續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完成生態保護與修復重點工程建設任務18.15萬畝,栽植綠化苗木1233.79萬株,全縣森林覆蓋率達19.95%。治理水土流失59.63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達到78.27%。擴大“四塵同治”“五水共治”“六廢聯治”成果,全面實施河湖長制、林長制,完成縣城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新建鄉村污水處理站6座,葫蘆河玉橋國控斷面水質穩定在Ⅲ類以上,大氣優良天數比例保持在95%以上。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扎實開展“月百戶”整治行動,新建農村戶廁2859座,全縣295個行政村全域保潔機制全部建立。推進秸稈糞污“兩利用”,探索建立“牛糞銀行”3家,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分別達到90%、92%。各級各類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完成率達98.6%,生態保護由集中整改向常態化機制化轉變。高質量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實事求是劃定永久基本農田159.88萬畝、城鎮開發邊界3.07萬畝、生態保護紅線116.89萬畝,發展空間大幅拓展?!半p碳”工作穩步推進,能耗強度控制在合理區間,交出了綠色發展的環境答卷。
七、堅定不移深化改革,發展動力持續增強。扎實推進“六權”改革,聚焦“節水增效、盤活增值、降污增益、植綠增綠、節能轉型、碳達峰碳中和”重要任務,聚力“確權、賦能、定價、入市”關鍵環節,全面摸清底數,建立確權核算體系,在全區率先完成年度閑置土地處置任務,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拆舊復墾跨省域調劑270畝;確權水量4153萬立方米,積極先行先試,成功實踐黃河水用水權跨區域交易;完成42.08萬畝生態移民遷出區和73.02萬畝退耕還林地界線區劃和勘界工作;對20家企業初始排污權進行確權,減碳減排有力推進,資源有價、使用有償、交易有市、節約有效的制度體系不斷完善。投入R&D資金575萬元,同比增長30%,申報認定國家、自治區高新技術企業各1家。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圓滿收官,綜合醫改、財稅金融、園區管理等領域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效。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基層審批服務便民化改革,高頻事項實行“一事一卡”,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工程實現“拿地即開工”,醫療衛生等民生服務類事項“指尖查、掌上辦”“即來即辦、立等可取”,123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跨省通辦”,縣鄉村一體化政務服務智能化管理模式創優推進,獲自治區以獎代補考核獎勵。
八、齊心共建平安西吉,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堅決貫徹自治區黨委、政府“四防”工作部署,全力化解重大風險,推動形成政治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的良好社會局面。成立社區建設服務中心,新增社區居委會5個,全面實行“1133”基層治理機制,網格化管理更加精準有效,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9.8%。深入開展“八五”普法,培育“法律明白人”3100人,火石寨鄉小紅莊村被司法部、民政部命名為“第九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深入推進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偵破“3·28”特大跨境電信網絡詐騙案、“6·25”詐騙專案,刑事、治安、電信詐騙發案率同比下降10.8%、6.7%、21.3%,社會治安明顯好轉,信訪維穩形勢總體穩定。深入開展自建房、燃氣等15個領域隱患排查治理,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綜合防災減災能力明顯增強。金融領域風險化解有力有序,政府債務風險等級處于綠色區間。深入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針,認真落實中央民族工作、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精神,穩步推進宗教領域突出問題整治,民族團結、宗教和順局面切實鞏固,成功創建第十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增強。
各位代表,一年來,縣人民政府全面加強政府系統黨的建設,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開展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學習、大討論、大宣傳、大實踐”活動,自覺把旗幟鮮明講政治貫穿于政府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嚴格執行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提請縣委研究重大事項80件,辦理人大議案建議12件、政協提案20件,辦復率均為100%。推行政府常務會議會前學法制度,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堅決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以“嚴細深實勤儉廉+快”和“三個馬上”的工作作風,落實“三抓三促”要求,政府效能全面提升。人防、檔案、史志、國防動員和民兵預備役等工作邁出了新步伐;工會、共青團、工商聯、婦女兒童、機關事務、伊協、科協、文聯、殘聯、紅十字會等事業開啟了新局面;金融、稅務、通信、郵政、煙草、供電等區市駐縣單位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新貢獻。
各位代表,一年來,我們遇到的困難挑戰雖然超出預期,但是實際發展成效卻好于預期。面對大事要事難事疊加的復雜局面、極端自然災害接踵而至的嚴峻形勢、改革發展穩定的繁重任務,我們承壓奮進、迎難而上,解決了許多難題,辦成了許多大事,啃下了許多硬骨頭,交出了極為不易、十分難得的發展答卷。全縣發展取得的每一點成績、每一個進步,都是黨中央、國務院親切關懷的結果,是區市黨委、政府和縣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和社會各界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理解信任、鼎力支持的結果,是全縣人民群眾勠力同心、砥礪奮進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向區市駐縣單位,向武警及駐地官兵、公安民警和消防救援人員,向廣大醫務工作者、社區工作者和志愿者,向傾情幫扶西吉的福建省福清市和中國商飛公司,向所有參與西吉建設、支持西吉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思危方能居安,知憂才能克難。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發展中還面臨不少問題和不足: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西吉最突出的矛盾,經濟總量不大,產業鏈條短、層次不高、附加值低;市場主體總量偏少、體量偏小,抗風險能力較弱,特別是受疫情影響部分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經營困難;改革開放程度不夠,全社會創新活力不足;民生保障、社會治理還有不少短板;部分干部能力作風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還不相適應。對此,我們將增強憂患意識,直面問題挑戰,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舉措加以解決和克服,以民之所望為施政所向,決不辜負全縣人民期待!
??
2023年重點工作
??
2023年,是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按照縣委十五屆六次全會部署,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自治區黨委十三屆二次三次全會和固原市委五屆五次六次七次全會及縣第十五次黨代會、縣委十五屆五次六次全會部署要求,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堅定不移抓產業項目促發展、抓城鄉整治促提升、抓紀律作風促落實,按照“要想富先修路、要增產抓農田、要效益興水利、要跨越強工業”的思路,加快建設農業強縣,創建全國鄉村振興示范縣,為西吉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團結奮斗。
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增長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以內;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減排等約束性指標完成區市下達任務。
上述預期目標,綜合考慮了宏觀環境影響,銜接了“十四五”規劃和2022年發展情況,充分估計了各方面機遇條件和有利因素,體現了“穩”的基調、“進”的態勢、“高”的要求和“新”的作為。從全局大勢看,黨的二十大擘畫藍圖、引領航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了2023年我國經濟有望總體回升的戰略判斷,為我們做好今年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增強了底氣。隨著國家疫情防控優化調整政策的推進,國內市場將迎來復蘇發展的旺季,我縣市場主體必將持續壯大,消費回暖步伐必將明顯加快,經濟運行企穩回升勢頭必將更加鞏固。從政策趨勢看,自治區深入實施先行區建設重大戰略,加快構建“一主一帶一副”發展新格局,賦予固原建設生態文旅特色市和寧夏副中心城市的任務,西吉縣作為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全區農業大縣,在補齊基礎短板、承接產業轉移、放大綠色優勢、建設農業強縣等方面將迎來新的更大機遇,隨著諸多利好政策落地和重大項目實施,必將有效解決縣級財力薄弱、發展后勁不足等問題。從發展態勢看,我縣文化、旅游、農業等資源富集,土地、勞動力等要素優勢明顯,特色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發展勢能和潛力加速釋放,進入了拔節孕穗、蓄力起跳、后發趕超的新階段。我們也要清醒的看到,發展中不確定因素、不可預見性風險更加復雜嚴峻,我們要大力弘揚“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革命精神,乘勢而上、順勢而為、苦干實干,不斷縮小發展差距、實現趕超,交出高質量發展的新答卷。
一、鞏固拓展成果強弱項守底線,推動鄉村振興再譜新篇章。堅持把鄉村全面振興作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重中之重,統籌“五大振興”,抓實“六項重點任務”,全力創建全國鄉村振興示范縣。
鞏固脫貧成果防返貧。堅持“四個不摘”要求,落實“三項機制”,鞏固提升“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水平,精準開展產業就業、社會兜底、金融扶持等幫扶措施,實現脫貧人口穩定就業4.2萬人,讓脫貧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大力推進移民致富提升行動,對94個800人以下生態移民安置點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進行改造提升,打造2個區級、1個縣級示范安置區,開發移民公益性崗位1000個。用好國家和自治區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支持政策,整合財政涉農資金10億元,爭取協作資金8500萬元以上,實施產業富農、人才助農、鄉村建設等項目45個,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村19個、閩寧示范村4個、大飛機示范村2個。
夯實發展基礎促振興。嚴格耕地用途管制和進出平衡,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基本農田“非糧化”,壓實糧食安全主體責任,實施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產量保持在35萬噸以上。建設旱作高標準農田25萬畝,改造提升高效節水灌溉10萬畝,持續深化“三統三分”農業經營體制改革,大力推廣“引水上山、低水高用”“聯產單干”“牛糞銀行”等做法模式,建設特色產業示范基地70個,促進農村改革增能、農業發展提速、農民參與獲利。開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提質行動,行政村集體經濟收益全部達到5萬元以上,為鄉村全面振興注能提速。
推進鄉村建設提質效。瞄準“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目標,加快防疫、養老、教育、醫療等方面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高鄉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打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70個,改造農村戶廁3300座,完成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10個,建設垃圾分揀站19座,爭創區級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三級示范縣。扎實推進政治、法治、自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和文明創建擴面提質工程,改造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35個,不斷提高鄉村文明程度。
二、培育壯大產業延鏈條提質效,推動縣域經濟實現新突破。牢固樹立大抓發展、抓大發展、抓高質量發展、實現趕超式發展的理念,聚焦固原市“五特五新五優”產業布局,有中生新改造傳統產業,小中生大做足增量產業,無中生有發展新興產業,著力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
加快農業提檔升級。瞄準“農業強縣”目標,按照肉牛大縣、馬鈴薯之鄉、冷涼蔬菜基地、優質雜糧產區的發展定位,全產業鏈布局發展特色優勢產業。集中打造肉牛良種繁育基地1家,培育“50家庭牧場”20家,建設“出戶入園”肉牛養殖小區6個,肉牛飼養量達到55萬頭。加快推進肉牛養殖集群暨牛羊肉精深加工全產業鏈建設,打造寧夏肉牛養殖核心大縣、國內優質高端牛肉供應基地。種植馬鈴薯55萬畝,建設萬畝原種繁育基地20個,一級種繁育基地10萬畝,銷售鮮薯50萬噸,打造全國馬鈴薯種薯繁育基地、綠色產品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蔬菜標準化種植基地40個,打造高山冷涼蔬菜基地2.5萬畝,冷涼蔬菜面積穩定在15萬畝。大力發展訂單種植,集中連片建設500畝以上雜糧(油料)標準化種植基地30個,種植雜糧(油料)31萬畝。持續在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三品一標”上狠下功夫,做好“土特產”文章,建設“西吉好東西”門店100個,不斷做大做強“西”字號農產品。
力促工業提速增量。持續推進結構、綠色、智能、技術四大改造,培育億元以上企業2家、“小升規”企業1家、“專精特新”企業2家,力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8%以上。支持福農薯業、金曜塑業等龍頭企業增資擴產,持續推動“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積極承接東南沿海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發展壯大輕工紡織產業。加快匯能50兆瓦風電二期項目和國電投20兆瓦分散式風電項目建設。精深加工高端牛肉、果品飲料,做大薯制品、方便粉絲等主食化“拳頭產品”,開發馬鈴薯膳食纖維、薯蛋白、變性淀粉等新產品,主食化開發馬鈴薯40萬噸,大力開發脫水蔬菜、速凍蔬菜、預制菜、蔬菜汁等產品,打造預制菜產業園,多元化加工冷涼蔬菜10萬噸,全縣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5%以上,將西吉打造成為寧南地區重要的農副產品加工基地。
推進三產提質擴容。堅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扎實開展“消費需求促進年”活動,配套出臺擴大消費政策措施,積極支持擴大休閑康養、文化旅游、家具家電等商品消費,激發本地消費,吸引外來消費,讓城市人氣更旺、煙火氣更濃。培育限上商貿企業4家、電商企業53家,建設縣城統倉共配物流中心和冷涼蔬菜冷鏈物流集配中心,爭取京東(西吉)數字產業基地落地。大力發展“旅游+”新業態,創建4星級旅游賓館2家、特色民宿5家,新建特色餐飲街區2個,接待游客210萬人次以上,綜合收入突破8.5億元,成功創建自治區全域旅游示范區,讓“西部福地·吉祥如意”文旅品牌更具知名度、更有影響力。
三、狠抓項目建設強帶動促提速,推動城鄉發展開創新局面。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理念,充分發揮投資拉動的關鍵作用,著力推進城鄉一體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將西吉打造成為宜居宜業西部福地。
狠抓項目建設增強發展后勁。深入開展項目“五比”活動,充分利用今冬明春時間,變冬閑為冬忙,做實做細今年確定實施的122個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全面掀起項目建設熱潮,突出抓好G566東延連接線路、S103新營至袁河段公路、西吉縣水質提升及區域再生水回用工程、葫蘆河灌區現代高效節水工程等重點項目,強化項目調度和要素保障,力爭6月底前全部開工。嚴格落實“六個一”項目包抓機制,不斷提高項目開工建設率、形成固投率、建成投產率。緊盯國家政策導向、資金投向,儲備謀劃一批打基礎、利長遠重大項目,形成項目滾動梯次,為高質量發展蓄勢儲能。
完善市政設施提升縣城品位。推進城市功能更新和品質提升,實施城市內澇排洪治理、格蘭美景三期、泰合嘉園西區道路建設、生態綠地、基礎設施等22個項目,全力爭創自治區園林縣城。大力推進“紅色物業”建設,完成廣電、電信等3個老舊小區和鈺秀公租房改造提升,實施160套住宅區棚改項目。鞏固提升自治區衛生縣城創建成果,擴增城市保潔服務面積13萬平方米,新建大型垃圾中轉站2座,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制度有效覆蓋。按照“認真摸排、科學鑒定,凡危貼標、清人停業,綜合研判、分步整治”的24字要求,持續推進自建房排查整治,堅決遏制增量、消除存量、提升整治質量。推動智慧城管系統升級改造,新建供熱檢測系統、智能公交站點監控系統。
補齊鄉村短板打造宜居家園。扎實推進農村道路、供水供電、采暖用能、住房安全等生產生活設施建設,新建高標準重點鎮1個、美麗宜居村莊2個,新(改)建農村公路18條188公里,路面提升改造49條544公里,開通城鄉發展線路4條。升級改造自然村電力設施75個,架設線路223.6公里。完成15個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項目建設,繼續實施危房改造及抗震宜居農房改造,解決好有新房沒新村、有新村沒新貌問題。
四、著力改善民生強保障增福祉,推動社會事業再上新臺階。堅持把人民利益、人民需要、人民滿意作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關心關注百姓急難愁盼,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使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增加就業崗位,讓勞有厚得更有力度。聚焦“兩個同步”“兩個高于”目標,加快發展特色種養業,落實惠民增資和社會保障政策,促進群眾穩步增收。抓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城鎮新增就業1700人以上,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萬人、創收24億元以上,全力創建自治區級勞動力轉移就業示范縣。開展職業技能培訓3000人以上,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000萬元以上,培育創業實體250戶,創業帶動就業1400人。
提高教育質量,讓學有優教更有厚度。堅持辦人民滿意教育,一體推進“五育并舉”,構建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續建一中,加快推進一小、八小等12所城鄉中小學薄改提升工程,不斷優化城鄉教育資源配置。持續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優質安全、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普高教育多樣特色、職業教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持續深化“縣管校聘”教師管理體制,抓實師德師風建設工程,重塑西吉教育強縣品牌,爭創自治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示范縣。
建設健康西吉,讓病有良醫更有廣度。實施醫療服務“雙提升”計劃,拓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應用,深化“三醫”聯動改革,建設縣域醫療副中心4個,設置哨點診室26個,改造提升25個衛生院基礎設施,創建國家優質服務基層行鄉鎮衛生院和五星級村衛生室,實現基層首診率達65%,縣域就診率達90%以上。深入開展健康西吉行動,加大公共體育、健康保健設施建設,積極申報亞高原訓練基地,增強全民健康素養。認真落實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措施,全力守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提升文明程度,讓精神糧倉更有高度。扎實推進思想政治引領、文明風尚提升、優秀文化傳承、文化服務惠農、文化產業富農五項行動,以西吉文學館為中心,輻射帶動“蒼天一滴淚”、西吉“文藝之家”等“1+9”文藝創作陣地,使中國首個“文學之鄉”品牌底色更亮、成色更足。加快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將臺堡紅軍長征會師紀念園建設,完成古城、烽燧等文物原址劃定保護,積極申報中國古堡之鄉、中國楹聯文化之鄉、中華詩歌之鄉,打造文化興盛沃土。
優化服務供給,讓弱有眾扶更有溫度。實施“一老一小”養育工程,發展社區養老、醫養結合服務,建設社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4個,強化日間照料中心、老飯桌等養老機構的運行指導,新增普惠養老床位100張,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到80%。完善三孩生育配套措施,加強托育機構監管,讓兒童快樂成長、老人安享晚年。實施社保擴面提標工程,加大政策提檔,逐年提升城鄉低保、特困人員供養標準,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發展社會福利、公益慈善事業,兜牢基本民生保障網,托起群眾“穩穩的幸福”。
五、堅持生態優先添綠色靚底色,推動生態建設取得新成效。圍繞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方針,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效,構建生態優美、集約循環、綠色轉型發展新格局。
統籌生態保護開發。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施生態保護修復3.4萬畝、退化林分改造修復4.69萬畝、未成林撫育提升2.94萬畝、森林撫育1萬畝、月亮山水源涵養林2.2萬畝,草原植被蓋度達到96.8%、森林覆蓋率達到20.43%。加快實施21家非煤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和坡耕地整治、淤地壩建設等重點水土保持項目建設,常態化開展水土流失遙感監管,不斷提高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積極創建全國水土保持示范縣。
加強污染防控治理。堅持科學治污、精準治污、依法治污,持續推進標準化建筑工地建設,確??諝鈨灹继鞌?、優良率等指標持續穩定提升。實施葫蘆河白城至袁河段綜合治理,加快推動縣城一、二污水處理廠污泥無害化處理,常態化開展河湖突出問題排查整治,積極推進自治區美麗河湖創建。嚴格落實化肥農藥兩減量行動,有效降低農業面源污染。高標準、嚴要求抓好各級督察及“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聚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發展,堅決不上環保不達標項目。堅持和完善能耗雙控制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嚴把環境質量底線、嚴控資源利用上線,改造熱源站5座、換熱站51座和一、二級供熱管網,分年度實施農戶清潔取暖改造,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
六、持續深化改革解難題激活力,推動創新發展增加新動能。堅持以改革破題,以開放賦能,加快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不斷培育發展新動能、增添發展新優勢,蹄疾步穩推進改革開放。
加快推進“六權”改革。全面落實“四水四定”管控指標方案,建立用水權收儲交易管理機制,健全完善二級交易市場、取用水計量監測體系;加強用地規劃管控,形成集體建設用地土地定級基準地價成果,探索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促進產業集約高效用地,有效盤活土地資源;積極引導企業技術改造,降污減排,開展富裕排污量入市交易;穩步推進“三權分置”,健全“政府+銀行+保險”林業金融服務機制,賦予經營權抵押融資權能,有序開展山林權交易;推進用能權指標確定、探索碳排放權有償分配,加快推進燃煤供熱區清潔取暖工程,不斷優化能源消費結構。
加快重點領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建設,推行15類工程建設項目“分類定制審批”和簡易低風險項目“清單制+承諾制”極簡審批。深化金融投資、財稅體制改革,鞏固拓展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成果。加大科技投入,打造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基地2個、區級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基地2個。
加快擴大對外開放。推動科技供給與產業需求有效對接,全方位、寬領域與福建省福清市、中國商飛公司開展合作交流,與寧大、西北農大等校企開展技術合作,推動閩寧協作和中央單位定點幫扶由政府主導向發揮市場主體作用轉變、由單向援助向全面合作轉變。強化項目引進,優化落地服務,全面兌現優惠政策,力爭引進項目15個以上,到位資金36億元以上,努力打造企業成長沃土、投資興業寶地。
七、樹牢底線思維保穩定促和諧,推動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西吉,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
打好政治安全陣地戰。推進維護政治安全“十大專項行動”,堅決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全面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化“5585”創建模式,建設新時代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典范。加快建設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提高網絡安全水平。防范化解政府隱性債務,依法打擊非法金融活動。
打好法治建設整體戰。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化行政復議體制改革,推動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落實。深化“八五”普法,加快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做好全區首批“法律明白人”試點工作,爭創全區法治政府示范基地。
打好平安建設保衛戰。鞏固深化掃黑除惡斗爭成果,抓好常態化掃黑除惡10件實事,嚴厲打擊養老詐騙、電信詐騙等各類違法犯罪,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加強食品藥品監管執法,縱深推進全域食品藥品安全區和全國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
打好社會治理攻堅戰。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規范提升信訪服務水平,暢通群眾利益訴求、權益保障通道,健全源頭預防和前端化解機制。健全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全面推廣“1133”基層治理機制,實行網格化管理服務,不斷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
全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
使命重在擔當,實干成就未來。我們要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長征永遠在路上”的重要囑托,堅決扛起新時代新征程政府的使命與重任,大力弘揚“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革命精神,自我加壓、接續奮斗,銳意進取、務實苦干,堅決把決策變為實踐、把任務變為行動、把目標變為現實,努力建設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滿意政府。
狠抓政治建設,鑄牢絕對忠誠品質。旗幟鮮明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黨對政府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落實到政府具體工作中、體現到干部實際行動上。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學出絕對忠誠、堅定信仰、使命擔當,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確保黨中央、國務院、區市黨委、政府和縣委各項決策部署落實落細。
狠抓法治建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持續深化常務會議會前學法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大力推進民主法治建設,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利,履行職責。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認真辦理人大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健全民主集中制和重大政策事前評估、事后評價制度,暢通群眾參與政策制定渠道,不斷提高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狠抓作風建設,擦亮實干擔當底色。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偉大號召,強化政治擔當,狠抓責任落實,大力發揚“嚴細深實勤儉廉+快”工作作風,認真落實“三個馬上”,推動政府系統知責明責、守責擔責,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主動作為、貢獻智慧、奮勇爭先,努力譜寫無愧于新時代的優秀答卷。
狠抓廉政建設,堅守清正清廉信條。認真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切實履行“一崗雙責”,突出“嚴”的基調,強化“管”的措施,加大“治”的力度,推動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縱深發展。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持續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糾正不作為、慢作為。加強財政審計監督,落實“過緊日子”要求,確保有限資金投在關鍵處、花在急需處、用在緊要處,不斷樹立廉潔勤政、務實高效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揚帆起航,我們正奮進在更壯闊的征程;乘勢而上,我們必將取得更矚目的成績。讓我們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始終保持務實苦干、爭創一流的銳氣,攻堅克難、志在必得的勇氣,蓬勃向上、奮發有為的朝氣,咬定目標不放松,只爭朝夕不懈怠,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富民強縣步伐,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新寧夏中展現西吉擔當、作出西吉貢獻。
名詞解釋
??
1.四個不摘: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
2.四個銜接:目標、政策、力量、工作銜接。
3.八必訪:家庭人均純收入較低和明顯減少特別是收入在當地監測范圍內的家庭、大病重病患者或負擔較重的慢性病患者家庭、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特別是單人戶等特殊困難家庭、農村低保對象特別是新識別和申請低保的家庭、農村殘疾人家庭特別是新致殘和重度殘疾人家庭、多子女特別是非義務教育階段在讀子女較多的家庭、務工收入占比高且務工時間不穩定的家庭、遭遇重大變故和自然災害的家庭等必訪。
4.兩個高于:脫貧人口收入增速高于當地農民收入增速,脫貧地區農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國、全區農民收入增速。
5.工業“四大改造”:結構改造、綠色改造、技術改造、智能改造。
6.鄉村建設“183”行動:制定一個規劃,實施道路暢通、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清潔能源建設、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數字技術與農村生產生活深度融合、村級綜合服務設施提升、農房質量安全提升、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等八大工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基層組織建設、精神文明建設三個體系。
7.“雙減”政策: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
8.四塵同治:揚塵、煤塵、汽塵、煙塵共同治理。
9.五水共治:飲用水源、黑臭水體、工業廢水、城鎮污水、農村排水共同治理。
10.六廢聯治: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危險廢物、畜禽養殖、工業固廢、電子廢棄物聯合治理。
11.“月百戶”整治行動:按照村標準(清理生活垃圾、清理生產廢物、清理溝渠塘壩、清理危廢建筑、清理亂堆亂放,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加強村莊綠化,加強村莊亮化)和戶標準(居室美、院落美、廚廁美、棚圈美、園場美),每個鄉鎮每月至少整治達標100戶。
12.牛糞銀行:將糞污存儲到畜禽糞污處理廠,1立方米牛糞兌換40元現金或0.5立方米有機肥,讓糞污變資源,資源變資金。
13.雙碳:碳達峰與碳中和。
14.“六權”改革:用水權、土地權、排污權、山林權、用能權、碳排放權改革。
15.“1133”基層治理:建強1個功能型黨支部,用好1個綜治中心平臺,健全排查、化解、考核3項機制,建立問題、責任、整改3張清單。
16.三抓三促:抓產業項目促發展、抓城鄉整治促提升、抓紀律作風促落實。
17.一主一帶一副:“一主”,即銀川市,發揮首府城市輻射帶動作用,推動銀川城區與永寧、賀蘭同城發展,建設黃河“幾”字彎宜居宜業區域中心城市;“一帶”,即沿黃城市群(帶),促進沿黃城市群全面一體化發展,著力發揮沿黃城市群在黃河中上游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一副”,即固原市,立足生態旅游和紅色文化資源優勢,建設成為寧夏南部地區人口集聚的中心城市、區域公共服務供給中心、生態園林和文化旅游城市。
18.五大振興:產業振興、文化振興、人才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
19.六項重點任務:鞏固成果守底、產業延鏈富民、人才入鄉強農、文化浸潤鄉村、生態賦能鄉村、黨建引領鄉村。
20.三項機制:網格化監測幫扶、鏈條化責任落實、常態化督查考評。
21.“五特”“五新”“五優”產業:“五特”產業,即肉牛、冷涼蔬菜、馬鈴薯、中藥材、生態經濟產業;“五新”產業,即新型材料、清潔能源、輕工紡織、數字信息、裝備制造產業;“五優”產業,即文化旅游、現代物流、健康養老、電子商務、特色餐飲產業。
22.50家庭牧場:肉牛養殖規模50頭以上家庭牧場。
23.項目“五比”活動:推動項目建設“冬比儲備、春比開工、夏比進度、秋比成果、全年比質效”。
24.“六個一”項目包抓機制:一個項目、一位責任領導、一個工作專班、一名具體責任人、一張推進圖表、一抓到底機制。
25.紅色物業:以“黨建引領”為主線,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整合服務資源、集聚服務力量、健全服務機制,著力解決好居民群眾反映突出的物業問題。
26.兩個同步: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勞動報酬提高與勞動生產率提高基本同步。
27.五育并舉: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全面發展。
28.縣管校聘:按照“總量控制、統籌調配、競聘上崗、合同管理”原則,建立教職工編制、崗位和年度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計劃總量控制機制,實現教師由“學校人”向“系統人”轉變,推動教師在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學校及學段之間動態調整,優化中小學教師資源配置。全體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和校長全部實行縣級政府統一管理,學校自主聘任,將教師和校長從過去的“學校人”改變為“系統人”。
29.“兩高一低”項目: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
30.四水四定: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
31.三權分置: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
32.“三統三分”機制:農村土地統一經營與農民分項獲利、高效節灌設施統一建設與分業配套、農業經營主體改革統一組織與分工協作。
33.民族團結進步“5585”創建模式:“5”即聚焦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顯著增強、推進現代化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顯著拓展、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顯著提升、示范創建質量和水平顯著提高“五大目標”;“5”即實施黨員干部培元固本工程、青少年學生夯基育苗工程、各族群眾凝心聚魂工程、社科理論正本清源工程、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工程“五大工程”;“8”即開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行動、創建工作提質增效行動、建設先行區促進共同富裕行動、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和水平提升行動、法治保障同權行動、民族事務依法治理行動、民族領域風險隱患防范化解行動、民族工作夯基培才行動“八大行動”;“5”即健全完善組織領導機制、考核評價機制、督促檢查機制、協調聯動機制、激勵促進機制“五項機制”。
34.新時代“楓橋經驗”:20世紀60年代初,浙江省紹興市諸暨縣楓橋鎮干部群眾創造了“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楓橋經驗”,之后,“楓橋經驗”得到不斷發展,形成了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黨政動手,依靠群眾,預防糾紛,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促進發展”的楓橋新經驗。
35.三個馬上:任務一布置馬上落實、工作一部署馬上推進、工作一完成馬上反饋。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主辦:西吉縣人民政府????承辦:西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電話:(0954)3016271 電子信箱:xjxzwgkb@163.com
寧ICP備09000126號-1????網站標識碼:6404220001????寧公網安備64042202000004號